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祠部知滑州》
《送李祠部知滑州》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东郡堤繇苦,向来烟火疏。

提封百里远,生齿万家馀。

贤守车才下,疲人意已纾。

行闻谣五裤,京廪满郊墟。

(0)
注释
东郡堤繇:东郡的堤防。
苦:困苦。
向来:一直以来。
烟火疏:烟火稀少,指人口稀少。
提封:管理的区域。
百里:一百里。
生齿:人口。
万家馀:超过万家。
贤守:贤能的太守。
车才下:刚刚到任。
疲人:疲惫的百姓。
意已纾:心情已经缓解。
谣五裤:歌谣中的五裤,可能是指民间流传的歌谣。
京廪:京城仓库。
满郊墟:遍布城郊。
翻译
东郡的堤防长久以来饱受困苦,烟火稀少。
管理的区域广阔百里之外,人口众多超过万家。
贤能的太守刚到任,疲惫的百姓心情已经得到缓解。
出行时听到人们传唱歌谣,京城仓库的粮食充足,遍布城郊各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战争频仍、民生疾苦的景象。"东郡堤繇苦"表明边塞之地,长期处于战乱之中,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向来烟火疏"则是说战争带来的硝烟与火光,一直持续不断。"提封百里远"指的是守军将要出征,去往遥远的地方,而"生齿万家馀"则形容战事影响了无数家庭,人民生活在恐惧之中。

"贤守车才下"表明有贤能的守将到达,"疲人意已纾"是说人们对于和平已经心生向往,但仍然处于战争的困扰。"行闻谣五裤"可能是在传播某种关于战争结果的谣言,而"京廪满郊墟"则描绘出战乱之后,首都周边村庄成为空壳的情景。

整体而言,这是一首表达对和平向往、哀叹战乱之苦的诗篇。通过对战争影响的细腻描写,诗人传递了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读卢方伯著作篇有述

挂冠早厌承明庐,文采风流意自如。

视草烟云生笔札,倚楼星月满郊墟。

才高司马曾难蜀,官似虞卿懒著书。

天上词垣谁独步,纷纷空自笑黔驴。

(0)

迓陈洛南尚书致仕

海上青山识贵臣,御炉香染赐衣新。

黄扉共忆还家日,黑发应怜报主身。

南北频年劳梦寐,渔樵何计静风尘。

洛阳司马归来早,不是名园独乐人。

(0)

喜友人过访

曾骑白鹿访仙踪,飒飒东风吹短蓬。

石室閒居聊自遣,竹根高卧许谁同。

溪边有路通愚谷,陇上何人问德公。

斗酒夜谈天路远,万方秋思满壶中。

(0)

长途书感

石门山下酌贪泉,水陆长驱不计年。

臧否有评惭月旦,浮沉何处问桑田。

云随马足迎朝雨,风渡钟声送客船。

便欲挂冠还海上,可谁能贷杖头钱。

(0)

猛虎行

捕蛇斗鸡安足数,浪说屠龙亦何补。

谁持双剑斗光寒,奋髯尽搏人间虎。

耽耽雄视七尺身,怒号白日惊风尘。

从教横鹜犬羊群,岂无射石飞将军。

(0)

杂言五首·其四

看花閒便出,邀月醉还斟。

试问羲皇人,千载谁问心。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