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还京师诗》
《奉和还京师诗》全文
隋朝 / 许善心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重光阐帝图,肆觐荷来苏。

卜洛连新邑,因秦还旧都。

雷警三辰卫,星陈七萃驱。

从风折凤羽,曜日拖鱼须。

宪章殚礼乐,容服备车徒。

回銮入丰镐,从跸度枌榆。

冉冉年和变,迟迟节物徂。

馀花照玉李,细叶剪圭梧。

朝夕万国凑,海会百川输。

微生逢大造,倏忽改荣枯。

(0)
鉴赏

这首诗《奉和还京师诗》是隋朝诗人许善心所作,描绘了皇帝返回京城时的盛大场面与祥瑞之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宏大的历史背景和深沉的文化底蕴。

首句“重光阐帝图”,开篇即点明了主题,皇帝的归来如同重放光明,揭示了帝王归来的重大意义。接着“肆觐荷来苏”一句,以“肆觐”形容皇帝的隆重接见,而“来苏”则暗示了国家的复苏与和平,表达了人民对皇帝归来的热烈欢迎和深切期待。

“卜洛连新邑,因秦还旧都”两句,通过“卜洛”、“新邑”、“秦”、“旧都”的对比,既体现了历史的变迁,也展现了国家的稳定与统一。接下来,“雷警三辰卫,星陈七萃驱”描绘了皇帝归来的壮观景象,雷鸣警戒着天上的星辰,星陈七萃则象征着军队的整齐排列,显示出皇帝归来时的威严与神圣。

“宪章殚礼乐,容服备车徒”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皇帝归来的礼仪与秩序,宪章代表了法律与制度,礼乐则是文明与教化的象征,容服则指皇帝的仪容服饰,车徒则指随行的队伍,这些都体现了皇帝归来的庄重与尊贵。

“回銮入丰镐,从跸度枌榆”两句,通过“回銮”、“丰镐”、“从跸”、“枌榆”等词语,描绘了皇帝归来的路线与场景,丰镐是古代的都城,枌榆则可能是指道路两旁的树木,这些细节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历史感。

“冉冉年和变,迟迟节物徂”两句,以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隐喻了历史的更迭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馀花照玉李,细叶剪圭梧”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如“余花”、“玉李”、“细叶”、“圭梧”,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同时也寓意着国家的繁荣与昌盛。

“朝夕万国凑,海会百川输”两句,描绘了全国各族人民聚集在京城,如同大海汇聚百川,形象地表现了国家的团结与统一,以及人民对皇帝的拥戴之情。

最后,“微生逢大造,倏忽改荣枯”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时代,见证国家的兴盛与繁荣的感慨,同时也蕴含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寓意,不仅展现了皇帝归来的宏大场面,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历史和未来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的作品。

作者介绍
许善心

许善心
朝代:隋朝   字:务本   籍贯:高阳北新城   生辰:558—618

(558—618)高阳北新城人,字务本。聪明有思理,所闻辄能诵记,称神童。尝仕南朝陈。陈末使隋,羁留宾馆。陈亡,衰服尽臣子礼。文帝以为诚臣。累迁通议大夫。宇文化及杀炀帝,时从官尽诣朝贺,善心独不至,化及遣人执至,善心不礼而出,遂被杀。初,父许亨撰《梁史》未就,善心续之。越王扬侗称制洛阳,追谥文节。
猜你喜欢

一夜西风冷,江芦瑟瑟秋。

雪翻溪鹭失,月动浪花浮。

烟景迷前渡,疏枝拂钓舟。

只因怜岁晚,诗思满汀洲。

(0)

过伯夷叔齐墓

死不食周家粟,生不履周家土。

卓哉孤竹两弟兄,崭然一饿高千古。

为忠臣,为孝子。为仁人,为义士。

可惜齐景公,千驷无人齿。

牛山陨涕乐生悲,身死心死名亦死。

(0)

次韵沈先生后游虞山初得奇境

虎头只自爱吾庐,题赏应嫌此是初。

大抵未容人独受,向来刚道妙无余。

屏回窈窕金蕖净,帘挂玲珑玉液虚。

却笑老禅终勘事,相逢先已口嘘嘘。

(0)

斋居感兴二十首·其二

浑沦太极理,逼塞有无中。

维持天地始,收合天地终。

何处寻端倪,穿纽万化同。

谁哉著数语,万古开盲聋。

(0)

次陈公甫先生见寄韵二首·其一

不喜功名喜读书,翠深庭草懒芟除。

清风散落人间去,百世犹能立懦夫。

(0)

仙城寒食歌四章·其四尚公坟

海珠海水流腥血,十万生灵冤莫雪。

杜康有力不借人,入室操戈凭曲蘖。

郎君本是拔山雄,一饮千钟双耳热。

座上杀人如草菅,府中聚骨成丘垤。

承恩赐射中金钱,至尊含笑称俺达。

归来虎视故眈眈,神器妄窥狂力竭。

黄带长悬鞅望心,赭衣遽与繁华别。

烟销火灭脊原空,白骨衔冤死同穴。

孤坟快与梵宫邻,疏钟敲落城头月。

夜台沉醉酒初醒,猛然悟得无生诀。

起来若遇绵上人,从前汗马休重说。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