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移孤竹氏,遍地长孙枝。
挺挺堪传嫡,疏疏欲咎谁。
汝馋犹可忍,吾俗恐难医。
虽有监临法,宽柔不忍施。
手移孤竹氏,遍地长孙枝。
挺挺堪传嫡,疏疏欲咎谁。
汝馋犹可忍,吾俗恐难医。
虽有监临法,宽柔不忍施。
这是一首描写对竹笋生长环境的关怀和社会风俗堕落的诗。诗人通过对比孤独的竹子与繁盛的树枝,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难以传承和保持纯净状态的忧虑。
"手移孤竹氏,遍地长孙枝" 这两句设定了一种鲜明的对比,孤竹寂寞而生长缓慢,反观其他树木如长孙之类,则繁盛一片,这种对比暗示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难以自保的担忧。
"挺挺堪传嫡,疏疏欲咎谁" 这两句强化了上述情感,孤竹虽然坚挺,但其传承艰难,而那些稀疏的枝叶似乎在寻找可以责备的对象,这里“咎”字用得十分到位,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悲哀。
"汝馋犹可忍,吾俗恐难医" 这两句则转向了社会风俗的批评。诗人认为他人的贪婪虽然尚可容忍,但自己的习俗却是难以改变和治疗的,这里“恐”字表达了一种深切的忧虑。
最后两句 "虽有监临法,宽柔不忍施" 则表明尽管法律制度存在,但是诗人倾向于宽厚处理,不愿意严苛地执行,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仁慈与矛盾,也是他对待世事的一种态度。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丰富,通过竹笋的生长环境和社会风俗的对比,抒发了诗人对于美好、传承和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
花市花如堵。况花朝、春光当午,又无风雨。
千万春魂齐唤醒,婉娩昵人欲语。
问谁与、群芳为主。酹醑征歌还起舞,正毋庸。
金璧酬初。只要把、春留住。紫骝嘶断城西路。
正沿堤、杏蕾弄旭,桃鬟浥露。
茗舍酒帘仍几处,但换了几今古。
总觉是、繁华非故。
算百五青阳未暮,趁鞭丝帽影寻诗去。
搜不尽,奚囊句。
釜山青,初阳村舍,桐乡昔意滋厚。
沧桑朝市都千变,尺步依然周亩。葵麦茂。
伴台笠行归,虿发都人妇。杜门窥牖。
问天道如何,遗民犹在,太息使君瘦。
人閒世,那得丹砂句漏。萧然环堵五柳。
安期仙蹻今何在,缥缈晨霞海右。芝三秀。
料一发千钧,荷担心如旧。石头鍊否。
憯西北龙吟,东南虫化,天地共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