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流不极,夕雾起岚阴。
虚邑带寒水,悲风号远林。
涵山日欲晦,窥阁景方沉。
极目无遗眺,空令愁寸心。
清溪流不极,夕雾起岚阴。
虚邑带寒水,悲风号远林。
涵山日欲晦,窥阁景方沉。
极目无遗眺,空令愁寸心。
这首诗描绘了安溪的自然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清溪流不极”以流水喻时间之长,暗示时间的流逝如同溪水一般永不停歇。接着“夕雾起岚阴”描绘出傍晚时分,雾气从山谷间升起,笼罩着一片朦胧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
“虚邑带寒水”中的“虚邑”可能指的是人烟稀少的地方,与“寒水”相呼应,给人一种冷清、孤寂的感觉。而“悲风号远林”则通过“悲风”的呼啸声,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愁和孤独感,将自然界的风声与诗人的主观情感巧妙融合。
“涵山日欲晦”一句,通过“涵山”(可能是指山中云雾弥漫)和“日欲晦”(太阳即将隐没),进一步渲染了一种昏暗、压抑的环境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和变化。最后,“窥阁景方沉”中的“窥阁”可能指的是诗人站在某个高处,向下俯瞰,看到的景象正在逐渐消失在夜色之中,这不仅描绘了物理上的景象变化,也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宁静自然的向往,也有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未有天地先融结,方广高深无丈尺。
书言不尽画难成,留与人间作奇特。
灵溪宴清宇,傍倚枯松根。
花药绕方丈,瀑泉飞至门。
四气闭炎热,两崖改明昏。
夜深月暂皎,亭午朝始暾。
信是天人居,幽幽寂无喧。
万壑应鸣磬,诸峰接一魂。
遂登仙子谷,因醉田生樽。
时节开玉书,窅映飞天言。
心化便无影,目精焉累烦。
忽而与霄汉,寥落空南轩。
落日山水清,乱流鸣淙淙。
旧蒲雨抽节,新花水对窗。
溪中日已没,归鸟多为双。
杉松引直路,出谷临前湖。
洲渚晚色静,又观花与蒲。
入溪复登岭,草浅寒流速。
圆月明高峰,春山因独宿。
松阴澄初夜,曙色分远目。
日出城南隅,青青媚川陆。
乱花覆东郭,碧气销长林。
四郊一清影,千里归寸心。
前瞻王程促,却恋云门深。
毕景有馀兴,到家弹玉琴。
江南日暖鸿始来,柳条初碧叶半开。
玉关遥遥戍未回,金闺日夕生绿苔。
寂寂春花烟色暮,檐燕双双落花度。
青楼明镜昼无光,红帐罗衣徒自香。
妾恨十年长独守,君情万里在渔阳。
东山布衣明古今,自言独未逢知音。
识者阅见一生事,到处豁然千里心。
看书学剑长辛苦,近日方思谒明主。
斗酒相留醉复醒,悲歌数年泪如雨。
丈夫遭遇不可知,买臣主父皆如斯。
我今蹭蹬无所似,看尔崩腾何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