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灯佛祖后,五字岛阿间。
危坐肘生柳,独谣肩耸山。
浮杯更东渡,振履又西还。
为我觅钓舟,一蓑伴子闲。
千灯佛祖后,五字岛阿间。
危坐肘生柳,独谣肩耸山。
浮杯更东渡,振履又西还。
为我觅钓舟,一蓑伴子闲。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慧彻的形象与心境,充满了禅意和超脱之感。
首句“千灯佛祖后”,以“千灯”喻佛法的广泛与深邃,佛祖则代表了最高智慧与觉悟,暗示慧彻在佛法上的深厚造诣与传承。接着“五字岛阿间”,通过“五字岛”与“阿间”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与深远的意境,同时也暗含着慧彻修行之地的神秘与独特。
“危坐肘生柳,独谣肩耸山。”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慧彻坐禅时的场景,肘部仿佛生出了柳枝,肩头似乎耸起了高山,形象地表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与世隔绝的状态,以及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浮杯更东渡,振履又西还。”描述了慧彻行脚求法的旅程,从东方到西方,再从西方返回,象征着他不断探索与追寻的精神,以及对佛法无边界的追求。
最后,“为我觅钓舟,一蓑伴子闲。”表达了诗人希望慧彻能为自己寻找一艘钓鱼的小船,与他一同享受悠闲的生活,既是对慧彻生活态度的赞赏,也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慧彻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其深厚的佛教修为、超然物外的心境以及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赞美。
君且住。张子布。昔日江东曾独步。山有薇。桐有丝。
鱼琴半段,甘苦只自知。闭门觅句陈无己。
岂有酖人羊叔子。一封书。双鲤鱼。
天末征鸿,望尽影于于。衡门下。豆棚话。
客道君休也。严君平。扬子云。
下帘自可,孰复荐雄文。君谋饘粥嗟若。
求椠枣梨真妄作。迹陈陈。欲云云。
可是西施,可是效东颦。
淡借眉黄,轻分靥紫,雅胜沉香亭畔。
一缕中萦,五纹旁簇,平山那时曾见。
想写韵人多暇,凝妆搦湘管。对芳畹。
朵云开、绚红层叠,心蕊细、香入色丝合绾。
盛迹久销沉,却英英、飞上罗扇。
谩说丰台,便瑶台、无此仙瓣。
待天花法雨,指点玲珑长伴。
贮千生、灵谛作闲愁,入世恁悲凉。
向孤中觅侣,欢中忏恨,不是佯狂。
一卷鸾龙高唱,云际落宫商。
天下知音者,玄鬓须霜。
为想人间修证,但未成圣果,离合心伤。
这遍身兰气,化恨定潇湘。
算消磨、炉香窗月,有冰丝、捻泪待深偿。
悠悠对、樽前蛉裸,漫自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