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吉水汇恩江,水出恩江本是双。
若问潭头源发处,泷冈迤逦下萧泷。
大江吉水汇恩江,水出恩江本是双。
若问潭头源发处,泷冈迤逦下萧泷。
这首诗描绘了大江与恩江交汇的壮丽景象,以及对源头的追溯。诗中以“大江吉水汇恩江,水出恩江本是双”开篇,巧妙地将大江与恩江的融合比作双流汇聚,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与和谐。接着,“若问潭头源发处,泷冈迤逦下萧泷”则引人入胜地描述了探寻源头的过程,通过“潭头”、“源发处”、“泷冈”、“迤逦”等词语,不仅勾勒出了地理环境的蜿蜒曲折,也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动的生命力和历史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蕴含了一种追寻根源、探索未知的精神。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展现了清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秋入银屏,金钩冷、湘帘高轴。
叹秋光、芙蓉粉褪,桂枝香触。
月殿冰轮光乍冷,玉楼鸳瓦寒生栗。
倚栏杆,庭院悄无人,风敲竹。池塘里,鸳鸯浴。
帘栊下,鹦哥宿。听何处箫声,吹残红玉。
月转西廊花影乱,漏沉东阁砧鸣促。
又依稀,铜箭已将残,疏钟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