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夕独依依,闲行未掩扉。
水边山出月,松上雨沾衣。
棹响初如近,萤光渐欲稀。
不甘尘内事,长与此心违。
中夕独依依,闲行未掩扉。
水边山出月,松上雨沾衣。
棹响初如近,萤光渐欲稀。
不甘尘内事,长与此心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照的《中夕》,描绘了夜晚独自散步的情景。首句“中夕独依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依恋,夜晚时分,他独自一人,心情难以平静。次句“闲行未掩扉”则写出诗人漫步无目的地,连门都没有关上,显示出他的闲适和对户外世界的向往。
接下来,“水边山出月”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明亮的月光照亮了山峦,水边景色显得尤为幽深。而“松上雨沾衣”则暗示着夜雨微凉,诗人独自走在松林间,感受到雨滴打湿衣裳,增添了环境的清冷和诗人内心的孤寂。
“棹响初如近”写的是远处传来桨声,起初听起来似乎就在附近,这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尤为清晰。最后一句“萤光渐欲稀”则转而描绘了萤火虫的出现,它们的微光在黑夜中逐渐减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诗人内心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中夕独行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又有对尘世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心境的追求,体现了宋诗清新脱俗的风格。
溪师摇橹。问因甚、呕哑不住。渚烟汀树。
断岑响秋雨。载酒载诗箧,碧浪湖天容与。
故林秪隔重邮,早难忘、剪莼处。朝朝暮暮。
挂凉席、沿镜暗度。杜鹃无语。是谁引归路。
山庄冷泉外,竹织篱门须补。
只怕香上情牵,又抛船去。
吴鬟越鬓,结千丝网得。恰在横街月明夕。
算白歈椒响,从此停歌,香奁句、一一苔笺重襞。
镂金红象管,只画烟蛾,可有閒情点云石。
花底散朝回,携坐灯前,擎纤手,鸡缸一只。
问解意、青猿近如何,怕难认争春,那时帘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