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鬟越鬓,结千丝网得。恰在横街月明夕。
算白歈椒响,从此停歌,香奁句、一一苔笺重襞。
镂金红象管,只画烟蛾,可有閒情点云石。
花底散朝回,携坐灯前,擎纤手,鸡缸一只。
问解意、青猿近如何,怕难认争春,那时帘额。
吴鬟越鬓,结千丝网得。恰在横街月明夕。
算白歈椒响,从此停歌,香奁句、一一苔笺重襞。
镂金红象管,只画烟蛾,可有閒情点云石。
花底散朝回,携坐灯前,擎纤手,鸡缸一只。
问解意、青猿近如何,怕难认争春,那时帘额。
这首清代龚翔麟的《洞仙歌·闻高谡园纳姬,寄词调之》描绘了一幅精致而旖旎的画面。词中以“吴鬟越鬓”起笔,形象地形容女子秀美的发髻,如同千丝万缕编织而成的网,暗示了新姬的美丽。在横街明亮的月色下,她的歌声与椒房中的笑声交织,仿佛停止了自然的旋律,取而代之的是香闺中的细腻情感,那些诗句如被重新折叠在苔藓斑驳的信笺上。
接下来,词人通过“镂金红象管”描绘精致的乐器,暗示了音乐的婉转和女子的闲情逸致,她或许会用这支象牙管吹奏,为石上云彩增添一抹灵动。夜晚归来,她在花丛下点亮灯火,轻握着美人的手,如同捧着珍贵的鸡缸杯,温馨而亲密。
最后,词人以青猿为喻,询问对方近来心情如何,是否能理解这番深情,担心春天来临,帘幕后的她是否还能辨识这份心意。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展现了词人对新姬的倾慕和对情感交流的期待。
残星堕江底,落月照江畔。
荒村鸡乍号,空林鸦未散。
舟师贪利涉,鼓楫中流半。
杳杳金山钟,濛濛瓜步岸。
渔人隔烟语,估客停桡饭。
沙头两睡禽,比翼失清旦。
风波岂殊途,劳逸各已判。
行役何时休,抚景发长叹。
西林师住西林庵,在山不识庐山面。
昨持斋钵出山来,仿佛白莲社中见。
自言祝发从安国,玄奘世系生同县。
旋入延恩主法筵,重开灵境新禅院。
半偈语翻千佛场,瓣香缘结三生善。
当时知识尽名流,过去光阴如掣电。
为宏道愿舍丛林,桑下已辞三宿恋。
不招云侣不把茅,一瓢今挂杨街堰。
吾闻师言增太息,世出世间遇随变。
曾闻茎草化金身,会见淘沙得精饭。
槛外青山祇树深,门前流水经溪滟。
西林原不让东林,立地谁坚清净愿。
社中若继远公游,选胜何如选佛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