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西林上人》
《赠西林上人》全文
清 / 查景   形式: 古风

西林师住西林庵,在山不识庐山面。

昨持斋钵出山来,仿佛白莲社中见。

自言祝发从安国,玄奘世系生同县。

旋入延恩主法筵,重开灵境新禅院。

半偈语翻千佛场,瓣香缘结三生善。

当时知识尽名流,过去光阴如掣电。

为宏道愿舍丛林,桑下已辞三宿恋。

不招云侣不把茅,一瓢今挂杨街堰。

吾闻师言增太息,世出世间遇随变。

曾闻茎草化金身,会见淘沙得精饭。

槛外青山祇树深,门前流水经溪滟。

西林原不让东林,立地谁坚清净愿。

社中若继远公游,选胜何如选佛遍。

(0)
鉴赏

这首清代查景的《赠西林上人》描绘了一位深居山中的僧人——西林师的形象。诗中通过描述西林师的来历和修行经历,展现了他与佛教名流的渊源以及对佛法的执着追求。

首句“在山不识庐山面”,暗示了西林师的隐逸生活,他身处山中,对外界人事并不熟悉。然而,“昨持斋钵出山来”则揭示了他的活动,他持斋钵下山,仿佛置身于白莲社这样的佛教团体,体现了他的修行实践。

“自言祝发从安国,玄奘世系生同县”点明了西林师的出身,他与唐代高僧玄奘有着同乡之谊,这增加了他的历史感和文化传承的意味。

“旋入延恩主法筵,重开灵境新禅院”描述了他在佛法传播上的贡献,主持法事,复兴禅院,显示出他的弘法热情和影响力。

“半偈语翻千佛场,瓣香缘结三生善”赞美了西林师的智慧和虔诚,他的教诲如同千佛场中的佛法,而他的修行则结下了深远的善缘。

“当时知识尽名流,过去光阴如掣电”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肯定了西林师在过去岁月中的成就。

“为宏道愿舍丛林,桑下已辞三宿恋”表明西林师为了弘扬佛法,甘愿放弃丛林生活的舒适,表现出坚定的信念和牺牲精神。

最后两句“西林原不让东林,立地谁坚清净愿”将西林师与东林寺相提并论,赞扬他的清净心志,期待后继者能如远公般遍寻佛法。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位深具修行和智慧的僧人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西林上人的敬仰和对佛法的崇敬之情。

作者介绍

查景
朝代:清

查景,字士瞻,号望斋,海宁人。有《弃余诗草》。
猜你喜欢

青玉案.吴娘

半生恐负将军腹。想朝出、看黄犊。

细草如茵人睡足。醺醺一盏,一盘野蔌。

更啜桃花粥。绿阴盖过江头屋。竹粉成霜紫樱熟。

烦热晚来双赤足。回头花下,吴娘如玉。

暮雨萧萧曲。

(0)

青玉案.早春

美人容易韶光误。拨不尽、修门雾。

酒满金尊休惜仆。塞鸿寸简,江鱼尺素。

情款都无据。东风不为吹烟树。咫尺丰台未能去。

去岁今辰魂断处。虺隤蹇足,啁啾纤羽。

细雨梅花路。

(0)

青玉案.访旧

携童试问江头路。随碧柳、寻君去。

小艇轻轻长数武。江流忽断,一山横阻。

山外桃花浦。桃花浦上多渔父。联袂渔娃恰三五。

何地是君招隐处。满林幽竹,一洲芳杜。

还过洲边渡。

(0)

浣溪纱.鸡冠花

洛下名园万锦红。三三五五画图中。

从来仙鹤最难逢。

谁对欢场歌白日,自矜得意向秋风。

寸丹透顶是英雄。

(0)

采桑子·其一

闲中检点闲功课,死是禅心。活是仙心。

一样工夫两样心。闲中领略闲滋味,苦是诗心。

辣是稳心。两样精神一样心。

(0)

一剪梅·其四意有所触辄成一词,美人芳草不无寄托之辞,商妇琵琶,惟以悲哀为主

误入仙源亦足夸。饱吃胡麻。饱看桃花。

刘郎一去计原差。抛了仙家。负了艳霞。

青鸟沉沉信转赊。天上灵娲。海外仙槎。

莫将幽怨托琵琶。一卷南华。一部楞伽。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