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凤双飞曲始成,人间吹出不胜情。
临风似听初来雁,隔柳如闻乍啭莺。
此际愁肠偏断续,昨宵私语未分明。
无家我亦依吴市,消得秦楼几度声。
采凤双飞曲始成,人间吹出不胜情。
临风似听初来雁,隔柳如闻乍啭莺。
此际愁肠偏断续,昨宵私语未分明。
无家我亦依吴市,消得秦楼几度声。
这首《闻笛》由明末清初诗人何巩道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听笛声时内心复杂的情感波动。
首句“采凤双飞曲始成”,以“采凤”这一古典意象开篇,暗示乐曲如同凤凰般高雅,双飞则寓意着情感的共鸣与和谐。接下来,“人间吹出不胜情”一句,直接点明笛声中蕴含的情感之深,让人难以承受,营造了一种情感饱满的氛围。
“临风似听初来雁,隔柳如闻乍啭莺”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笛声比作初来乍到的大雁和突然啼鸣的黄莺,形象地表现了笛声的清脆悦耳以及它在听者心中激起的涟漪。这里不仅描绘了声音的美妙,更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增强了情感的层次感和丰富性。
“此际愁肠偏断续,昨宵私语未分明”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愁肠断续,意味着情感的波动和内心的纠结;昨宵私语未分明,则暗示了某种秘密或情感的交流未能完全清晰表达,留下了一丝遗憾和期待。这两句将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复杂展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无家我亦依吴市,消得秦楼几度声”表达了诗人虽身在异乡,但依然能从笛声中感受到家乡的温暖与亲切,仿佛在繁华的吴市中找到了慰藉。这里的“秦楼”借指故乡,通过对比异乡与故土的声音,强化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整体而言,《闻笛》一诗通过对笛声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远方和过去的深深怀念,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