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耳目齿三首次顾东桥韵·其一》
《咏耳目齿三首次顾东桥韵·其一》全文
明 / 黄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何事生毫忽在兹,逢人多笑却成痴。

歌传白雪辞师旷,听入高山让子期。

日暖不闻莺睍睆,风鸣惟觉叶低垂。

而今我幸聪犹在,国事边声总要知。

(0)
鉴赏

这首诗以“咏耳目齿”为题,通过描述对耳、目、齿三种感官的不同体验与感受,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首联“何事生毫忽在兹,逢人多笑却成痴”,诗人自问为何会如此敏感,以至于在与人交往时常常显得与众不同,甚至被他人误解为痴愚。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自我感知的独特认知,以及在社会中可能遭遇的不理解或误解。

颔联“歌传白雪辞师旷,听入高山让子期”,运用了典故,将自己比作古代音乐家师旷和伯牙子期的故事中的角色。师旷是春秋时期的著名乐师,伯牙是传说中的琴师,子期则是他的知音。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暗示了渴望找到心灵相通的朋友的愿望。

颈联“日暖不闻莺睍睆,风鸣惟觉叶低垂”,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通过对比日间温暖与夜晚寂静,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力。同时,通过“不闻”与“惟觉”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对外界细微变化的感知。

尾联“而今我幸聪犹在,国事边声总要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听力保持的庆幸,并且流露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这不仅体现了诗人作为文人的社会责任感,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我感知、艺术追求、自然观察以及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是一首情感丰富、意蕴深长的作品。

作者介绍

黄佐
朝代:明

(1490—1566)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猜你喜欢

閤皂山杉节歌为士真侄作

右玄仙翁开洞府,手掇灵杉种烟雨。

一根磈礧独千年,其荣不生枯不死。

前年木价愁达官,一枝堕地琤琅玕。

斧斤肯为盘错赦,夭矫尚欲丹霄干。

初疑雷公下林壑,夜取乖龙截头角。

又言石家铁如意,击损珊瑚半凋落。

神剜鬼断何可求,摩挲往往惊吟眸。

牺尊讵是材所愿,尔囿于数将奚尤。

神仙灵物生风雹,宁与尘凡供玩谑。

请君持用悬丹崖,留补金精飞去鹤。

(0)

吴门田家十咏·其七

村村鼓笛乐秋成,露未凝霜水未冰。

无赖酒家偏罔利,隔年早挂上元灯。

(0)

山中吟七首·其四

山翁不能文,亦免时流笑。

早爱沧浪歌,知词不知调。

长年山水间,所业只耕钓。

偶得千龄龟,遂通八卦兆。

(0)

富池庙

船头蜀锦三千尺,倒影长虹浸寒碧。

相逢不是紫髯郎,鹦鹉洲边眼生棘。

江头箫鼓杂灵鸦,人道阴兵曾护国。

安知楼下雪千堆,不是吞曹气冲激。

(0)

登苏州齐云楼

故基何处是吴宫,醉上州城值晚风。

箫鼓沉沉烟树冷,乱蛙声在落花中。

(0)

赠野庙祈雨老巫

桑条无叶土生烟,上德由来合动天。

铜鼓祭龙云塞庙,对花歌咏似狂颠。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