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槐阴书屋为姚少师乃子赋》
《槐阴书屋为姚少师乃子赋》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种来槐树碧森森,高覆茅斋十亩阴。

积翠满庭侵缥帙,清风入座濯鸣琴。

盍簪时有衣冠集,闭户不闻车马音。

壮志穷经知有待,沉潜须识古人心。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读书场景。首句“种来槐树碧森森”,以“碧森森”三字生动地描绘了槐树的茂盛与青翠,仿佛能感受到那浓郁的绿色扑面而来。接着,“高覆茅斋十亩阴”一句,通过“高覆”二字,形象地展现了槐树的高大,其浓荫覆盖了十亩之地,营造出一片清凉幽静的氛围。

“积翠满庭侵缥帙,清风入座濯鸣琴”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高雅。翠绿的树木映照在书籍上,仿佛整个庭院都充满了生机与知识的光芒。清风拂过,不仅带来了凉爽,也使得琴声更加悠扬悦耳,增添了文人雅士的闲适与高远之感。

“盍簪时有衣冠集,闭户不闻车马音”则描绘了主人好客且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每当有宾客来访,大家便聚在一起畅谈,而主人却选择在闭门独处之时,享受内心的宁静,不受外界喧嚣的影响。

最后,“壮志穷经知有待,沉潜须识古人心”表达了诗人对学问追求的决心和对古代贤哲精神的敬仰。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也要坚持学习,不断积累知识,同时要懂得深入思考,汲取古人的智慧,以求达到更高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槐阴书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文人学者在自然与知识的交融中寻求心灵寄托与精神升华的过程,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哲学意味。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寄太学郑助教

自古文章贵作家,夫君当代富才华。

案头夜夜增光艳,留与儿孙仔细誇。

(0)

赠金通判

少小为邻今老夫,淮阴重喜话冰壶。

男儿肯负平生志,正好明时展壮图。

(0)

古城舟中

朔风微雨橹和鸣,已度钟吾问古城。

北路渐遥南路近,伊谁一写个中情。

(0)

十友饯别城东五里

疏顽无以答升平,况辱群英远饯情。

明日青山回首处,五云遥忆读书声。

(0)

贵溪道中

懒慢宜閒不得閒,衰龄却事道途间。

晓程匆遽严牵路,昼梦依稀在故山。

(0)

即事

借得禅房久寓居,閒中转觉日舒舒。

二三童冠相于好,卧听琅琅小学书。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