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顽无以答升平,况辱群英远饯情。
明日青山回首处,五云遥忆读书声。
疏顽无以答升平,况辱群英远饯情。
明日青山回首处,五云遥忆读书声。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吴与弼所作,《十友饯别城东五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感慨和对往日相聚时光的怀念。
首句“疏顽无以答升平”,诗人自谦自己性情粗疏,难以在太平盛世有所作为,流露出一种自我认知的谦逊与无奈。接着,“况辱群英远饯情”一句,点明了朋友为他送行的情景,其中“辱”字用得巧妙,既表达了对朋友们盛情款待的感激,也暗含了对自己才能不足的自嘲。
后两句“明日青山回首处,五云遥忆读书声”,则将情感进一步深化。诗人想象着离别后的场景,青山作为背景,象征着自然与宁静,而“回首处”则暗示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与对过去的留恋。同时,“五云”与“读书声”形成鲜明对比,五云代表了理想与远方,而读书声则是对过去相聚、学习时光的美好回忆。这两句诗通过空间与时间的转换,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离别时复杂的心情,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
胜概峰头寺,寻幽客自来。
泉声涧分细,山色翠成堆。
踏破千崖雪,还闻一夜雷。
东林期拟结,卧石梦忘回。
西风正浩荡,出门无所寻。
强起理菊花,聊以慰我心。
傍篱见南山,经旬阻秋霖。
岂不欲傲游,虑此泥泞深。
凉飙带寒烟,暝色著高林。
归鸟未遑栖,槭槭风叶吟。
游子悲故乡,感叹岁月深。
一室蔽蓬蒿,空壶绝孤斟。
徘徊东墙下,仰视林端参。
耿耿夜何长,白露湿衣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