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诗·其三》
《古诗·其三》全文
宋 / 庞谦孺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西风正浩荡,出门无所寻。

强起理菊花,聊以慰我心。

傍篱见南山,经旬阻秋霖。

岂不欲傲游,虑此泥泞深。

凉飙带寒烟,暝色著高林。

归鸟未遑栖,槭槭风叶吟。

游子悲故乡,感叹岁月深。

一室蔽蓬蒿,空壶绝孤斟。

徘徊东墙下,仰视林端参。

耿耿夜何长,白露湿衣襟。

(0)
翻译
秋风正劲猛,出门无处可觅。
勉强起身赏菊,姑且以此宽慰心灵。
靠着篱笆望见南岭,连续多日被秋雨阻拦。
难道不想放任自流,只是担心路途泥泞难行。
冷风吹过带着寒烟,暮色降临覆盖高高的树林。
归巢的鸟儿还未安歇,树叶在风中瑟瑟作响。
游子心中满是乡愁,感叹时光流逝之深。
一间屋子被蓬蒿遮蔽,空酒壶里再也无人对酌。
我在东墙下徘徊,仰望林梢参差的景象。
夜晚漫长,白露打湿了衣裳。
注释
西风:秋风。
浩荡:劲猛。
出门:外出。
菊花:秋季开花的植物,象征高洁。
慰我心:安慰内心。
南山:泛指南方的山。
经旬:经过多日。
傲游:自由自在地游玩。
泥泞:道路湿滑,难以行走。
凉飙:寒冷的风。
暝色:暮色。
栖:鸟儿停息。
槭槭:形容风声或树叶摇曳的声音。
游子:离家在外的人。
故乡:出生或成长的地方。
蓬蒿:野生草本植物。
孤斟:独自饮酒。
参:参差不齐的样子。
耿耿:形容明亮,这里指夜色明亮。
白露:清晨的露水。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庞谦孺的古诗描绘了秋日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首句“西风正浩荡”展现了秋风的劲吹,诗人出门无处可去,只好在家附近活动。“强起理菊花”表达了诗人试图排遣寂寥,通过打理菊花来寻求心灵的慰藉。接下来,他描述了南山近在咫尺,却被连日秋雨阻隔,流露出对户外自由的渴望。

诗人意识到天气泥泞,不适合出游,转而欣赏起“凉飙带寒烟”的景色,以及“暝色著高林”的傍晚景象。归鸟尚未安歇,树林中传来风吹叶动的声音,触发了游子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感叹时光匆匆。

室内蓬蒿丛生,诗人独自一人,举杯无酒,只有“空壶绝孤斟”。他在东墙下徘徊,仰望参天的树林,夜晚漫长,“耿耿夜何长”,露水打湿了衣襟,更添了几分凄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孤独落寞的心境。

作者介绍

庞谦孺
朝代:宋

庞谦孺(一一一七~一一六七),字祐甫,晚号白蘋老人,单州(今山东单县)人,寓居吴兴。高宗绍兴十年(一一四○),以季父恩为将仕郎。历泰州海陵尉,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司干办公事,江南东路转运司干办公事,镇江府观察推官。孝宗乾道三年(一一六七)权监饶州景德镇,寻卒,年五十一。有《白蘋文稿》十卷,已佚。事见《南涧甲乙稿》卷二二《祐甫墓志铭》。今录诗三十四首。
猜你喜欢

课儿联·其二七四

村塘菱芡足;山屋竹苔深。

(0)

课儿联·其二○八

世誇诸葛扇;人效子瞻巾。

(0)

课儿联·其一二七

溪上鸥为友;林閒鹤避人。

(0)

课儿联·其六十六

瘴地埋忠骨;皇天鉴铁肝。

(0)

课儿联·其十三

贫家书自富;老客面如童。

(0)

题喻茝臣太史焚香省过小照

摆脱红尘又十年,登瀛还作地行仙。

自惭出处平生共,不觉闻香一憬然。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