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士例营营,惟君纵此生。
闲能资寿考,健不换公卿。
药圃妻同耨,山田子共耕。
定知丹熟后,无姓亦无名。
处士例营营,惟君纵此生。
闲能资寿考,健不换公卿。
药圃妻同耨,山田子共耕。
定知丹熟后,无姓亦无名。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逸生活的理想图景,处士不问世事,只求淡泊明志,长寿安康,不羡慕官爵。诗中的“药圃妻同耨,山田子共耕”表达了家庭和谐、共同劳作的田园乐趣。最后两句“定知丹熟后,无姓亦无名”则透露出隐逸之人对功名利禄的超脱,以及对自然规律的顺应,追求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自由。
诗中语言简练,意境清新,体现了作者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于世俗纷争的超然。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返璞归真的哲思,颇有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甘复贬事,乐夫久矣”的意境。
晦庵无处著,泛宅又吴淞。
载月初寻棹,看山不藉筇。
听渠猿鹤怨,心喜鹭鸥逢。
遥想题诗处,枫桥半夜钟。
昨日方摇扇,今朝可拥裘。
顿能惊北客,方觉是南州。
岁傥不逢闰,时今宁复秋。
无庸叹疏漏,聊得避飕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