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骨何时凿,泉泓几许深。
膻芗四时供,教养百年心。
派可栽莲实,傍宜引竹林。
勿云闲草木,于以助徽音。
山骨何时凿,泉泓几许深。
膻芗四时供,教养百年心。
派可栽莲实,傍宜引竹林。
勿云闲草木,于以助徽音。
这首诗名为《慈泉》,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诗人通过对山泉的描绘,展现了其深深的魅力和对人心灵的滋养。"山骨何时凿"暗示了泉水的来历,可能历经岁月才形成;"泉泓几许深"则描绘了泉眼的幽深,给人以神秘感。"膻芗四时供","膻芗"指水气清新,四季不断,象征泉水的持久与无私;"教养百年心"表达了泉水对于人们精神上的滋养和内心的洗涤。
接下来的诗句"派可栽莲实,傍宜引竹林"进一步描绘了泉边环境的优美,适宜种植莲花和竹子,增添了生机与雅致。最后两句"勿云闲草木,于以助徽音",意在强调即使是看似寻常的草木,也因泉水的存在而显得不平凡,它们仿佛在静静地倾听并传递着美好的声音,寓意着泉水的静默力量和文化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赞美了慈泉的自然之美及其对人们生活和心灵的深远影响。
乱雨敲春,深烟带晚,水窗慵凭。
空帘谩卷,数日更无花影。
怕依然、旧时燕归,定应未识江南冷。
最怜他、树底蔫红,不语背人吹尽。清润。通幽径。
待移灯剪韭,试香温鼎。分明醉里,过了几番风信。
想竹间、高阁半开,小车未来犹自等。
傍新晴、隔柳呼船,待教潮信稳。
旧家池沼。寻芳处、从教飞燕频绕。
一湾柳护水房春,看镜鸾窥晓。晕宿酒、双蛾淡扫。
罗襦飘带腰围小。尽醉方归去,又暗约明朝斗草。
谁解先到。
心绪乱若晴丝,那回游处,坠红争恋残照。
近来心事渐无多,尚被莺声恼。便白发、如今纵少。
情怀不似前时好。
谩伫立、东风外,愁极还醒,背花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