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甍出树大溪横,座俯沧浪可濯缨。
近远波澜呈震泽,高低楼阁学天平。
春风秋月因心会,玉镜冰壶彻骨清。
临水设云如画舫,载舟便以验民情。
层甍出树大溪横,座俯沧浪可濯缨。
近远波澜呈震泽,高低楼阁学天平。
春风秋月因心会,玉镜冰壶彻骨清。
临水设云如画舫,载舟便以验民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清幽的景象。诗人站在高阁之上,视野开阔,远处的山树与近处的大溪相映成趣,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脚下铺展。"座俯沧浪可濯缨"一句,生动地展现了阁下流水清澈,可以洗涤心灵之尘的情景。
接着,诗人以“近远波澜呈震泽,高低楼阁学天平”描绘了广阔湖面的波澜壮阔与阁楼的错落有致,两者相互映衬,既展现了自然的宏伟,也体现了人工建筑的巧妙布局。春风秋月的变换,似乎都与诗人的心境相契合,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玉镜冰壶彻骨清",将阁中环境的清冷与纯净比作玉镜和冰壶,不仅形象地描绘了环境的高洁,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高雅。最后,“临水设云如画舫,载舟便以验民情”,诗人通过在水边设置画舫,亲自体验与民众的互动,表达了他关心民生、体察民情的政治情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是一首兼具审美与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