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濑涓涓水,风篁袅袅枝。
尘途贪见画,草阁梦题诗。
枕簟横秋薄,樽罍过月迟。
苍林殊可老,朱绂果何为。
石濑涓涓水,风篁袅袅枝。
尘途贪见画,草阁梦题诗。
枕簟横秋薄,樽罍过月迟。
苍林殊可老,朱绂果何为。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夏仲昭画竹》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石濑涓涓水”,以潺潺流水声衬托出环境的清幽,暗示了画中竹子生长在山石间溪流旁。次句“风篁袅袅枝”则通过描绘竹子在微风中摇曳的姿态,展现了其生机盎然。
诗人被这幅画所吸引,不禁“尘途贪见画”,流连忘返于画中的世界,仿佛能在那里找到灵感。“草阁梦题诗”表达了他对艺术创作的向往和对美好意境的追求,即使现实中身处简陋的草阁,也能在梦中寄托诗情。
“枕簟横秋薄”进一步渲染了季节氛围,秋意渐浓,凉意透过薄薄的竹席,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转。而“樽罍过月迟”则写出了诗人品酒赏月的悠然心境,流连忘返,不愿让时间轻易流逝。
最后两句“苍林殊可老,朱绂果何为”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深深向往,认为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度过一生,比世俗的官场生活更为适宜。整首诗通过对画中竹林的描绘,寓言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反思。
水枯秧老农欲雨,麦黄桑绿蚕欲晴。
一朝大霈满四泽,云收雾扫天还清。
曰旸曰雨岂人力,圣德仰荷吾君明。
庙堂况无痴宰相,不怕泥泞妨牛行。
布谷催耕最知务,鸣鸠呼妇殊有情。
平原出水云吐日,阴阳得所无战争。
明日阳光照临足,今日阳乌已先浴。
归途阻秋潦,溪涨不可涉。
迂从石门渡,未见心已怯。
壮哉龙伯宫,幽据雁山胁。
岩如峙城壁,南北本相接。
众流欲朝宗,天为开岌嶪。
泓澄潭百尺,臲卼舟一叶。
吾生何自轻,内顾无可挟。
所赖二友生,千里同负笈。
忠信傥可仗,免作飞鸢跕。
来归从剡溪,山水颇涉猎。
石齧天台舟,浪拍临海楫。
可曾如此境,令我魂震慑。
连年作行客,川涂但取捷。不因风雨暴,谁?远步屧。
兹渡虽云恶,观览意亦惬。
谩赋石门篇,添入剡游箧。
老去生涯付杯酒,种秫辛勤三百亩。
东皋遗法嗟失传,蜜汁齑浆不通口。
迩来软饱经月无,岂有清欢对朋友。
百钱强就村媪醉,终夜蔬肠作雷吼。
先生祇把文字耕,妙意能施杜康手。
怜我新愁馀万斛,那更浇肠无五斗。
分惠青州六从事,秘法兼蒙传肘后。
便同北海歌不空,免似东坡叹乌有。
嗟予偃蹇老更饕,感激故人情意厚。
会须续遣白衣来,篱畔黄花欲重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