衮衣绣裳,彤弓卢矢,山西将门。
自雪岭蓬婆,夷成坦道,炎州蜑獠,刬去连营。
吴越儿童,江淮草木,七见元戎识姓名。
争知道,这一隅斗大,尚借麾旌。西风吹下天声。
看万骑貔貅入井陉。
彼山棚魍魉,雷霆震击,海濒赤子,天日开明。
事业方来,乾坤无尽,千古英雄不偶生。
从兹去,看云台翼轸,麟阁丹青。
衮衣绣裳,彤弓卢矢,山西将门。
自雪岭蓬婆,夷成坦道,炎州蜑獠,刬去连营。
吴越儿童,江淮草木,七见元戎识姓名。
争知道,这一隅斗大,尚借麾旌。西风吹下天声。
看万骑貔貅入井陉。
彼山棚魍魉,雷霆震击,海濒赤子,天日开明。
事业方来,乾坤无尽,千古英雄不偶生。
从兹去,看云台翼轸,麟阁丹青。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宏大的战争场面,充满了英雄气概和壮丽的画面。
“衮衣绣裳,彤弓卢矢”,开篇就设定了一个盛装待发的战场氛围,衮衣和绣裳象征着将士们的威武雄壮,而彤弓卢矢则直接指向战争的武器。
“山西将门”可能暗示了一处军事要塞或者是某位将领的大营。紧接着,“自雪岭蓬婆,夷成坦道”,则描绘了战士们在艰苦的地形中开辟出一条通道,这里的“雪岭”给人一种边疆的遥远和险峻感。
“炎州蜑獠,刬去连营”中的“炎州”可能指的是南方某个地区,而“蜑獠”则是一种古代对敌人的蔑称。这两句表达了军队在异乡他地的英勇作战和攻破敌人防线。
“吴越儿童,江淮草木”,这里的“吴越”可能特指某个地区的人民,而“江淮草木”则象征着家园和平静。这些平民百姓似乎对战争有所认识和记忆,通过“七见元戎识姓名”一句,可以感受到他们对于英雄将士的崇敬之情。
然而,诗人也提出了一个疑问:“争知道,这一隅斗大”,这里的“这一隅斗大”可能是对战争规模的一种形容。紧接着,“尚借麾旌”,则表达了一种依旧需要勇士和战旗去支撑战事的迫切感。
“西风吹下天声”和“看万骑貔貅入井陉”,这两句极力渲染了战争的宏大场面,仿佛连天空的声音都被西风带到了人间,而“万骑貔貅”则形象地描绘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马冲锋景象。
“彼山棚魍魉,雷霆震击”,这里的“彼山”可能指的是敌方阵营,而“棚魍魉”和“雷霆震击”则表现了战争中自然力量的参与,这种超自然的元素增添了一份神秘和恐怖。
“海濒赤子,天日开明”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将战场上的血腥与平和光明形成鲜明对照,传达出一种对于战争毁灭性的反思。
诗歌的最后,“事业方来,乾坤无尽”,表达了一种英雄事业刚刚开始,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紧接着,“千古英雄不偶生”则是对那些英勇将士的赞美,他们的壮举将流传千古,不会随时间而消逝。
“从兹去,看云台翼轸,麟阁丹青”,诗歌以一派仙境般的景象收尾,这里的“云台”、“翼轸”、“麟阁”、“丹青”都带有一种超凡脱俗的美好,似乎在暗示那些英雄们的精神将会升华到一个更加崇高的层次。
杖藜绝顶穷追寻,青山世路争岖嵚。
碧云遮断天外眼,春风吹老人间心。
大龙上天宝剑化,小龙入海明珠沈。
无人更守玄帝鼎,有客欲问秦皇金。
巅崖谁念受辛苦,古洞未易潜幽深。
神光不破幽暗恼,山鬼空作离骚吟。
我来俯仰一慷慨,山川良昔人民今。
安得长松撑日月,华阳世界收层阴。
长啸一声下山去,草木为我留清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