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好写丘壑隐,佳丽江山称考槃。
粗勾入木三分信,细理得环一气完。
纑地磔裂神自蔚,昙华示现香常漫。
摛词不可为恒语,应作我闻如是观。
翰林好写丘壑隐,佳丽江山称考槃。
粗勾入木三分信,细理得环一气完。
纑地磔裂神自蔚,昙华示现香常漫。
摛词不可为恒语,应作我闻如是观。
此诗由清代诗人弘历所作,题为《王齐翰江山隐居图》,描绘了一幅文人隐逸于自然山水间的雅致画面。诗中以“翰林好写丘壑隐”开篇,点明了画中人物的身份与志趣——一位翰林学士,喜好在山川之间寻找隐逸之乐。接着,“佳丽江山称考槃”一句,赞美了自然景色之美,将隐居之所比喻为“考槃”,即古代隐士居住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隐居生活的高雅与宁静。
“粗勾入木三分信,细理得环一气完”两句,运用绘画术语,形象地描述了画家王齐翰技艺的精湛与作品的完整和谐。这里“粗勾”与“细理”分别代表了绘画中的大体轮廓与细节处理,而“入木三分信”与“一气完”则表达了作品不仅技艺高超,而且意境深远,浑然一体。
“纑地磔裂神自蔚,昙华示现香常漫”两句,继续赞美画作的神韵与意境。其中,“纑地”可能是指画面上的山石纹理,“磔裂”形容其细腻而富有层次感;“神自蔚”则暗示了画面中蕴含的深邃与神秘。而“昙华示现香常漫”则以昙花一现的美丽比喻画作虽短暂却令人难忘的美感,以及其香气(象征艺术的魅力)在观者心中久久不散。
最后,“摛词不可为恒语,应作我闻如是观”两句,表达了对画作及诗作本身的深刻感受。意思是说,这样的艺术作品和诗歌难以用常规的语言来描述,应当如同亲耳听到般,去细细品味其中的奥妙与情感。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王齐翰江山隐居图》的赞颂,不仅展现了画作的艺术魅力,也体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与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赞美。
江流无直波,造化妙融结。
凝此秋一湾,知几翠屏折。
丛芦窈然青,危石蠢尔凸。
岂愁顽蛟蹲,到寺渐奔泄。
群峰密构接,高蹠忽踏裂。
虹梁轶天半,垒石补空缺。
千夫挽长茭,哀过啼猿切。
迢迢孤蓬眠,况有万里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