谔谔能昌唯唯亡,亦由匡正得贤良。
一从忠谠无周舍,吾过何人为短长。
谔谔能昌唯唯亡,亦由匡正得贤良。
一从忠谠无周舍,吾过何人为短长。
这首诗是对古代忠言直谏的赞颂,揭示了直言不讳之人的重要性。开篇“谔谔能昌唯唯亡,亦由匡正得贤良”表达了直言可以使国家昌盛,过于委婉则可能导致毁灭,同时通过纠正错误可以得到贤能的人才的观点。
紧接着,“一从忠谠无周舍,吾过何人为短长”诗人自问,既然自己秉持忠诚直言的品格,又有何须他人的评价来衡量自己的得失。这里体现了诗人坚守己见,对于别人的看法不以为意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实的提炼,强调了直言之重要性,以及个人在面对评价时保持自信的必要性。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态度,也是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对于直谏者的肯定。
江流同不废,文正一家书。
考据精汉学,朴质驾宋儒。
学问由此出,经济由此摅。
上至公卿位,下至农家居。
琐琐无不到,恢恢无不储。
能移人气质,暴戾随之除。
能入人肺腑,歌泣与之俱。
但觉千篇少,而无一字虚。
古今家庭札,鲜克播寰区。
惟公此书出,宝贵如璠玙。
横绝古今间,独辟一径途。
著述能传后,以此为权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