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何年学,真符此日催。
还持金作印,未要玉为台。
羽节分明授,霞衣整顿裁。
应缘五云使,教上列仙来。
大道何年学,真符此日催。
还持金作印,未要玉为台。
羽节分明授,霞衣整顿裁。
应缘五云使,教上列仙来。
此诗描绘了一位修道者在自然界中追求真理的景象。"大道何年学,真符此日催"表达了对大道(即道家哲学)的渴望和对于获取某种神秘真理的迫切感。"还持金作印,未要玉为台"则是说虽然手中有贵重之物,但并不以此为荣耀,因为修行者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精神成就。
"羽节分明授,霞衣整顿裁"这一句,通过对仙鸟羽毛和神仙衣饰的描写,展现了仙界的景象,同时也隐含着修道者希望得到天地间玄妙之物或是传授知识的情怀。"应缘五云使,教上列仙来"则表达了一种呼唤或邀请仙境使者降临人间,以便于学习和交流。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通过对自然界与神仙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精神追求和超脱凡尘的向往。
富于古黔娄,健同魏叔宝,其言兹若人之俦乎,怜毕世遭逢,抱伯道痛,怀荀粲悲,五旬余丹灶药炉,竟到死时方罢手;
独得雄直气,发为忠悃词,相视惟藐躬莫逆耳,念平生交好,任筦錀劳,规烟酒过,十四载风驰电掣,再从何处觅知心。
君不见法性无知不可说,有漏无漏并虚通。
虽复乖差作诸地,寻其本际尽皆同。
亦复无同可同法,亦不以空持作空。
若欲知斯殊妙道,但自穷搜五阴丛。
如实无来亦无去,亦不的在六情中。
即是无原真法界,湛然常存无始终。
行路难,路难苦乐何未央。
时往西方无量寿,或复托化现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