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代吴景年次韵净慈寺主僧頔上人二首·其一》
《代吴景年次韵净慈寺主僧頔上人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陈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乌驱兔迫一衰翁,始信浮生总是空。

拈掇琴书终日事,依栖梅竹百年丛。

无官不用忧三黜,安分何劳送五穷。

咫尺上方钟鼓地,从师学佛便须躬。

(0)
翻译
乌鸦追逐兔子,一个老翁在旁,让我深信人生如梦终为空幻。
整天弹琴读书,寄居在梅花竹林之中,度过余生。
无需忧虑多次被贬,安心本分何必担忧贫穷。
近在咫尺之处就是寺庙钟鼓环绕之地,若想学佛,必须亲身实践。
注释
乌:乌鸦。
驱:追逐。
兔:兔子。
迫:逼近。
一:一个。
衰翁:老翁。
始:开始。
信:相信。
浮生:短暂的人生。
总:总是。
是:是。
空:空幻。
拈掇:拿取、从事。
琴书:琴和书。
终日:整天。
事:事情。
依栖:寄居。
梅竹:梅花和竹子。
百年丛:长久的居所。
无官:没有官职。
不用:不必。
忧:忧虑。
三黜:多次被贬。
安分:守本分。
何劳:何必劳心。
送五穷:送走贫穷。
咫尺:很近的距离。
上方:寺庙上方。
钟鼓地:钟鼓声响起的地方。
从师:跟随老师。
学佛:学习佛教。
便须躬:就必须亲自去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翁在乌兔追逐的世间浮沉中,深感人生如梦的哲理。首句以乌鸦追赶兔子的生动画面象征生命的匆忙与无常,而"一衰翁"则暗示了主人公的衰老和对世事的淡然。诗人通过"始信浮生总是空"表达出对人生虚幻本质的认识。

接下来,诗人描述自己整日沉浸在琴书之中,寄情于梅竹之林,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归宿,体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无官不用忧三黜"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失意的豁达态度,"安分何劳送五穷"则进一步强调了知足常乐,不为贫穷所困的生活哲学。

最后,诗人提到净慈寺的钟鼓声近在咫尺,暗示了他对于佛法的亲近和向佛之心,认为学习佛法应当亲身实践,即"从师学佛便须躬"。整首诗寓言深刻,展现了诗人的人生观和修行态度。

作者介绍
陈著

陈著
朝代:宋   字:谦之   号:本堂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猜你喜欢

柘溪道中有感

得势茅欺蕙,安居爵笑鸿。

吾年已如此,役役又西东。

(0)

和马粹老四明杂诗聊纪里俗耳十首·其二

澄水铺千练,平山伏万犀。

月桥莲棹小,春圃酒旗低。

蓬岛云长在,桃源客不迷。

风流未寂寞,游屐半香泥。

(0)

题崇福禅院二首·其一

一峰傍倚两山朝,云里龙孙响佩瑶。

长与幽人发高兴,不辞雨雪过溪桥。

(0)

游大梅护圣四首·其三

流水山閒无尽时,登临到处与心期。

世人只爱桃源好,梅熟山閒怎得知。

(0)

送简贺州五首·其四

摩挲风月堂,应记中庸公。

墙头荔子熟,勿剪比国风。

此翁出岭来,两颊丹砂红。

但云身力健,不言槟榔功。

(0)

贺新郎.寿李端明

袖手云溪畔。看人间、纷纷饥乌腐鼠,触蛮交战。

便得金鱼垂玉带,多少雌黄点勘。

算此语、必非河汉。

直自弹冠班八座,更青春、数到期颐算。

一段玉,无纤玷。公难学处尤堪羡。

全似□、泠泠秋水,体清形健。

衮处从来高一著,那肯随人脚转。

要须是、常见乾坤清晏。

天意未教公猛去,要都俞、了却从公便。

歌寿斝,朱帘卷。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