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和原甫登禅智寺上方院二首·其二》
《次韵和原甫登禅智寺上方院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刘攽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夫子信与点,赐也敢望回。

遥知成春服,复此登春台。

一水近清浅,众峰远崔嵬。

林端白云暝,竹下清风来。

谷深莺徐啭,川迥雁仍哀。

宾至赋乐胥,觞行咏康哉。

词锋与醉墨,馀响若底颓。

何以喻珍奇,繁露将玉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攽与友人一同登临禅智寺上方院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山野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活动。

首句“夫子信与点,赐也敢望回”引用孔子与颜回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此次登高之行的愉悦与轻松氛围。

“遥知成春服,复此登春台”描绘了春日到来,万物复苏的景象,预示着即将展开的一番美好体验。

“一水近清浅,众峰远崔嵬”通过对比近处清澈的小溪与远处高耸的山峰,营造出一种层次分明、视野开阔的壮丽景色。

“林端白云暝,竹下清风来”则进一步渲染了山林间的宁静与清新,云雾缭绕,微风拂过竹林,带来一丝丝凉意,增添了诗境的生动与丰富性。

“谷深莺徐啭,川迥雁仍哀”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山谷中黄莺悠扬的歌声与河川上大雁哀鸣的场景,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又蕴含了一种淡淡的哀愁。

“宾至赋乐胥,觞行咏康哉”描述了宾朋相聚,饮酒作乐,吟唱欢歌的场面,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

“词锋与醉墨,馀响若底颓”则赞美了诗人的文采与酒后的豪情,即使在欢声笑语之后,那份才情与激情依然如初,令人回味无穷。

最后,“何以喻珍奇,繁露将玉杯”以比喻的手法,将珍贵的自然美景比作繁星般的露珠与美玉制成的酒杯,形象地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赞叹与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雅士对于生活情趣的追求与对自然美的欣赏,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作者介绍
刘攽

刘攽
朝代:宋   字:贡夫   号:公非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生辰:1023~1089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猜你喜欢

杨孝廉明度出宰宣平,其昆玉江度旻度送至官舍,归途遍历西湖、天台诸胜,辄有题咏,出以示予,赋此以致欣赏之意,因寄宣平明府·其二

梦想西湖二十年,输君先我祖生鞭。

六桥花信供诗笔,四面山光上画船。

歌馆醉吟翻艳曲,精林来往悟真禅。

还家已过春三月,犹欲开池自种莲。

(0)

客夜与林叔吾湖上话旧

棋罢花边覆局难,灯前一笑太无端。

坐残溽暑心犹热,话到深宵胆亦寒。

酒力驱君投寺宿,月华留客过湖看。

别来学得无弦曲,草草相逢未易弹。

(0)

题怀素千文帖留别王晋予

拾得长沙字满千,临岐珍重赠高贤。

三伊已落空王后,一画须知象帝先。

文采未彰书咄咄,太虚同体道玄玄。

吾家故物无文字,珍重逢人莫浪传。

(0)

老人石

坚性何妨高处蹲,閒身归去总无村。

风云月露酿元气,草木昆虫依本根。

大地几回成昼夜,诸峰相见即儿孙。

当时曾笑生公石,不点顽头更囫囵。

(0)

早起书怀

晴光初散鸟声匀,病客眠多坐及晨。

风引村烟生曲突,水涵窗日上承尘。

发当短后从依佛,身到穷时重许人。

十里家山千里目,出门无地不迷津。

(0)

马山杂咏三十韵·其二十

漫劳车马枉经过,僧老空门胜事多。

入座山花争解语,隔林幽鸟自能歌。

翻嫌谢传留双屐,却恨严光欠一蓑。

万法本閒人自闹,此心吾欲问仙陀。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