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千叶缃梅·其四》
《咏千叶缃梅·其四》全文
宋 / 张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光摇层蕊望晴花,谁把鹅黄染练纱。

已是被香侵到骨,不须呼酒但烹茶。

(0)
翻译
阳光照耀着花蕊,期待着晴朗的花朵,
是谁将鹅黄色染在了如纱般的绸缎上。
注释
光:阳光。
摇:摇曳。
层蕊:层层叠叠的花蕊。
晴花:晴天的花朵。
谁:未知的人或物。
把:使、赋予。
鹅黄:淡黄色。
练纱:如丝般的轻薄绸缎。
侵到骨:深入骨髓,形容香气浓郁。
须:需要。
呼酒:叫人拿酒来。
烹茶:煮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赏花图景,语言优美,意境淡雅。开篇“光摇层蕊望晴花”中,“光摇”二字形象地表达了阳光在花间流转的效果,层层叠叠的花蕊在明媚的春日里显得格外鲜活,而“望晴花”则透露出诗人对美好景物的向往和赞赏。

接着“谁把鹅黄染练纱”一句,用了一个疑问句来表达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惊叹和不解,似乎在追问是谁将鹅黄色的光线织入了花间细腻的丝线。这里的“练纱”指的是柔软细长的东西,比喻春日中花瓣的纤细。

第三句“已是被香侵到骨”则转换了视角,诗人不再只是远观,而是身处其境,被花香深深吸引。这里的“被香侵到骨”形象地表达了花香已经渗透至内心深处,令人沉醉。

最后一句“不须呼酒但烹茶”,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淡定情怀。在这样的美好景致中,诗人似乎更倾向于品味清新的茶香,而非寻常的酒宴。这里的“烹茶”也许是为了与花香相互呼应,更好地享受这份静谧。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和内心世界的平和宁静。

作者介绍

张镃
朝代:宋   号:约斋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生辰:1153—1221?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猜你喜欢

次韵宴坐画图

京尘倦来归,故山喜还璧。

淡交松桂在,昔别猿鹤忆。

晚知閒味深,甘为幽讨惑。

尚念身在山,佳处恐未识。

看山须全境,一览尽目力。

伊谁有巨轴,亭亭挂空碧。

吾闻古灵匠,能事略翰墨。

盘礴溟涬初,太素含黼饰。

妙手斡玄微,鍊此石五色。

天机一呈露,真宰惜不得。

写出万古愁,苍茫思何极。

烟村带远市,云树出峭壁。

有人閒倚栏,飞鸟亦自适。

俗间重小景,局促无奇特。

五日十日画,大类宋楮刻。

谁会悠然心,醉来眠对客。

(0)

待吾了却人间事,然后相从面紫罗。

(0)

赵虚斋挽诗·其一

两朝人物号耆英,九折崎岖亦饱经。

几度拂衣心似石,重来曳履发如星。

争名可是因文字,转臂堪嗟失典刑。

何处藏山犹有史,悲笳幽咽若为听。

(0)

天际识归舟

日夕思天际,悠悠半掩扉。

扁舟缘底急,注目识君归。

帆外残鸦去,云边一叶飞。

立须兰棹至,细认藁砧非。

偻指思江路,牵儿上钓矶。

入门相劳问,赊酒趁鲈肥。

(0)

山光悦鸟性

细大皆天性,逍遥宇宙间。

山光非为鸟,鸟悦自因山。

晓日浮青嶂,春云影翠鬟。

物情如有识,乐意自相关。

疏密阴俱好,飞鸣态自閒。

夕阳归翅急,应是倦知还。

(0)

麒麟猫

道汝含蝉实负名,甘眠昼夜寂无声。

不曾捕鼠祇看鼠,莫是麒麟误托生。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