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大皆天性,逍遥宇宙间。
山光非为鸟,鸟悦自因山。
晓日浮青嶂,春云影翠鬟。
物情如有识,乐意自相关。
疏密阴俱好,飞鸣态自閒。
夕阳归翅急,应是倦知还。
细大皆天性,逍遥宇宙间。
山光非为鸟,鸟悦自因山。
晓日浮青嶂,春云影翠鬟。
物情如有识,乐意自相关。
疏密阴俱好,飞鸣态自閒。
夕阳归翅急,应是倦知还。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景色与鸟儿和谐共处的美妙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自由。首句“细大皆天性,逍遥宇宙间”开篇即点明了万物皆有其自然本性,自由自在地存在于宇宙之中。接着,“山光非为鸟,鸟悦自因山”,通过对比山光与鸟的关系,强调了鸟儿的愉悦源自于对自然环境的喜爱与适应。
“晓日浮青嶂,春云影翠鬟”两句,以晨曦中的山峦和云彩的倒影,营造出一幅清新宁静的画面,进一步烘托出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接下来,“物情如有识,乐意自相关”表达了自然界中万物似乎都具有某种感知能力,彼此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而深刻的情感联系。
后半部分,“疏密阴俱好,飞鸣态自閒”描述了鸟儿在山林间的自由飞翔与鸣叫,无论是稀疏还是密集的树林,都能找到它们的栖息之地,展现出生命的自在与和谐。最后,“夕阳归翅急,应是倦知还”以日落时分鸟儿归巢的情景,寓意着一天劳作后的休息与回归,充满了生活的哲理与诗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光、鸟儿、日月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其中蕴含的深邃哲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自由状态的向往。
有士卧蓬蒿,悽怆恒鲜欢。
饥乌噪檐侧,哀猿号树端。
玄云被旭日,下土流光寒。
昨夜严霜飞,林中木叶乾。
凋彼萧与藿,曷以供朝餐。
苟无邓通钱,莫弹贡禹冠。
锻羽如栖鸡,努力空伐檀。
一经令人老,竖儒安足叹。
去年秋未半,良人去庭闱。
今年秋欲尽,关塞音书稀。
尘生在御瑟,苔绿当窗机。
凉风动蘼芜,阴阴吹罗帷。
白云疾飞来,掩我明月晖。
空房怯不进,独坐长歔欷。
县家羽檄至,沙场新解围。
但求免锋镝,何敢望旋归。
王生手持春鸟图,劝我试作春鸟歌。
凤凰不来碧梧老,喧啾奈此春鸟何。
黄鹂巧言紫燕舞,名花掩冉薰天和。
一双飞起白练带,纷纷引类无空柯。
画眉黄口弄奸丽,白头何事犹奔波。
瑶池蟠桃实如斗,春光似比人间多。
青鸾无信灵鹊远,惊波杳渺生银河。
天孙欲渡未可得,岁月鼎鼎成蹉跎。
何为一朝亦下集,争雄鼓态翻巢窠。
不知帝履仁祝网,反说臣尉门张罗。
呜呼我歌止于此,仙人黄鹤当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