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节偏惊物候新,异乡踪迹任浮沉。
张骞槎上天连海,徐福祠前草自春。
眼为感时垂泪易,身缘许国远游频。
故园几树垂杨柳,应向东风待主人。
使节偏惊物候新,异乡踪迹任浮沉。
张骞槎上天连海,徐福祠前草自春。
眼为感时垂泪易,身缘许国远游频。
故园几树垂杨柳,应向东风待主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出使日本的使者在异国他乡的孤独与感慨。首联“使节偏惊物候新,异乡踪迹任浮沉”点明了使者的身份和身处异国的情境,既表达了对新奇环境的敏感,也暗示了其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颔联“张骞槎上天连海,徐福祠前草自春”运用典故,将自己比作张骞和徐福,前者是古代著名的探险家,后者则与东渡日本的传说相关,以此表达出使者的勇敢探索精神和对未知世界的向往。颈联“眼为感时垂泪易,身缘许国远游频”直接抒发了诗人因时事感伤而易于落泪,以及为了国家频繁远行的辛劳与奉献。尾联“故园几树垂杨柳,应向东风待主人”则以故乡的景物寄托思乡之情,期待着春风再次吹拂,象征着对归家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使节在异国他乡的复杂心境,既有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也有对使命的坚定承担,充满了浓郁的人文关怀和历史厚重感。
莎草为衣叶叶新,已知难上贵官身。
野人相赠无他意,从使心亲迹更亲。
赤龙推车出旸谷,欲将烛光烧却珊瑚屋。
黑龙奋怒起天池,欲倒海水浸却扶桑枝。
黔黎代为黑龙诉,帝命赤龙且回驭。
已欣膏泽沃焦尘,复畏连阴起寒雾。
地裂不补难望秋,天漏不补亦可忧。
我愿二龙行天各一日,水火停齐万宝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