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桧峰前古柏林,结茅无伴对幽禽。
鄙为浮薄八公事,独入精微九圣心。
春斸晴川閒种玉,夜开丹灶试还金。
泠然风驭知何返,三十六关云路深。
松桧峰前古柏林,结茅无伴对幽禽。
鄙为浮薄八公事,独入精微九圣心。
春斸晴川閒种玉,夜开丹灶试还金。
泠然风驭知何返,三十六关云路深。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松桧峰前的古柏林中结茅而居的生活场景,充满了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意味。
首联“松桧峰前古柏林,结茅无伴对幽禽”,以松、桧、古柏林构成隐逸环境的背景,结茅屋于其间,与幽禽相伴,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氛围。这里的“无伴”并非孤独之意,而是强调了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以及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颔联“鄙为浮薄八公事,独入精微九圣心”,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事务的不屑和对精神追求的执着。将自己与“八公事”(可能指世俗的功名利禄)相对比,强调了自己深入“精微九圣心”的精神追求,即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修养和心灵境界。
颈联“春斸晴川閒种玉,夜开丹灶试还金”,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生活的闲适与超然。春天在晴朗的河川边种植灵芝(玉),夜晚在炼丹炉旁尝试转化金属(还金),这些活动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也象征着对精神修炼和道德提升的不懈追求。
尾联“泠然风驭知何返,三十六关云路深”,以“泠然风驭”描绘了诗人仿佛乘风飞翔的超凡脱俗之感,但又不知何时能归返,暗示了追求精神境界的旅途漫长且充满未知。同时,“三十六关云路深”则形象地表达了通往精神世界的道路遥远而神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和实践,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当年见明月,不饮亦清欢。
讵意有今夕,照此长恨端。
近闻钱塘破,流血城市丹。
官军虽杀贼,斯民已多残。
不知亲与故,零落几家完。
徘徊庭中影,对酒起长叹。
死生两莫测,欲往书问难。
仰视云中雁,安得托羽翰。
凄其衰谢踪,有泪徒汍澜。
山中松筠地,弃置谁与看。
河汉变夜色,西风生早寒。
累觞不能醉,百念摧肺肝。
彭蠡汇东泽,章贡绕西城。
江湖左右襟带,高阁峙崚嶒。
佩玉清歌散后,画栋朝云闻处,小队驻双旌。
帝子渺何许,长啸倚青冥。神奇事,风借力,快扬舲。
绵津当日题字,墨彩尚飞腾。
不见才人江上,空有沙鸥别浦。一舸待寻盟。
冷眼落霞外,天水碧无情。
番薯种自番邦来,功均粒食亦奇哉;
岛人充飧兼酿酒,奴视山药与芋魁。
根蔓茎叶皆可啖,岁凶直能救天灾;
奈何苦岁又苦兵,遍地薯空不留荄。
岛人泣诉主将前,反嗔细事浪喧豗;
加之责罚罄其财,万家饥死孰肯哀!呜呼!
万家饥死孰肯哀!
如此江山,送多少英雄去了。
又尔我蹋尘独漉,睨天长啸。
炯炯一空余子目,便便不合时宜肚。
向人间一笑醉相逢,两年少。使不尽,灌夫酒。
屠不了,要离狗。有酒边狂哭,花前狂笑。
剑外惟余肝胆在,镜中应诧头颅好。
问匏黄阁外一畦蔬,能同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