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见明月,不饮亦清欢。
讵意有今夕,照此长恨端。
近闻钱塘破,流血城市丹。
官军虽杀贼,斯民已多残。
不知亲与故,零落几家完。
徘徊庭中影,对酒起长叹。
死生两莫测,欲往书问难。
仰视云中雁,安得托羽翰。
凄其衰谢踪,有泪徒汍澜。
山中松筠地,弃置谁与看。
河汉变夜色,西风生早寒。
累觞不能醉,百念摧肺肝。
当年见明月,不饮亦清欢。
讵意有今夕,照此长恨端。
近闻钱塘破,流血城市丹。
官军虽杀贼,斯民已多残。
不知亲与故,零落几家完。
徘徊庭中影,对酒起长叹。
死生两莫测,欲往书问难。
仰视云中雁,安得托羽翰。
凄其衰谢踪,有泪徒汍澜。
山中松筠地,弃置谁与看。
河汉变夜色,西风生早寒。
累觞不能醉,百念摧肺肝。
这首元代张翥的《中秋望月》描绘了诗人中秋之夜对月怀人的情感,以及对时局动荡的忧虑。开篇“当年见明月,不饮亦清欢”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宁静时光的怀念,而“讵意有今夕,照此长恨端”则转向现实,感叹今夕月光下的愁苦与哀怨。
接着,“近闻钱塘破,流血城市丹”揭示了战乱带来的惨剧,官军虽胜,但百姓遭受巨大伤害。“不知亲与故,零落几家完”表达出对亲朋的牵挂和对家国命运的深深忧虑。诗人“徘徊庭中影,对酒起长叹”,借酒浇愁,却因“死生两莫测,欲往书问难”而无法排解内心的苦闷。
“仰视云中雁,安得托羽翰”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却无法传递消息。“凄其衰谢踪,有泪徒汍澜”流露出诗人老去的孤独与无奈,无人共赏山中松筠的美景。“河汉变夜色,西风生早寒”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而“累觞不能醉,百念摧肺肝”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与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离愁别绪,又有对国家战乱的忧虑,展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的忧国忧民情怀。
通泰牢盆亘海滨,宅家专欲用儒臣。
淮南草木生颜色,又见龙头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