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斋偶书》
《西斋偶书》全文
宋 / 张方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祖录忘筌后,丹炉住火时。

浮生更无事,燕坐复何思。

暖日移棋局,寒风促酒卮。

世间安乐法,不独净名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西斋中的闲适生活,通过对日常琐事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心境。

“祖录忘筌后”,开篇即以“祖录”暗指佛教禅宗的祖师,这里的“忘筌”借用庄子《外物》篇中的典故,意为忘却方法和路径,引申为在修行或生活中达到一种超越形式、直入本心的状态。诗人仿佛已超越了世俗的束缚,达到了心灵的自由境界。

“丹炉住火时”,丹炉是中国古代炼丹术中用来炼制丹药的器具,此处借指修炼或内心的调养。住火意味着停止了外在的活动,进入了静心的状态。这句诗暗示着诗人已经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浮生更无事,燕坐复何思”,诗人感叹人生短暂,世事纷扰,但此时他却能安然地坐在那里,没有多余的思绪。燕坐,即静坐,是一种禅定的状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以及在忙碌尘世中寻得的一片宁静。

“暖日移棋局,寒风促酒卮”,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场景:在温暖的阳光下移动棋盘,享受与友人的对弈时光;在寒冷的冬日里,饮酒取暖,与朋友共度时光。这些细节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的亲近。

“世间安乐法,不独净名知”,最后一句点明了主题。净名是《维摩诘经》中的主角,象征着智慧与慈悲。诗人认为,世间真正的安乐之道,并非外求,而是内心深处的平静与满足。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悟,以及对内在精神世界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与感悟。

作者介绍

张方平
朝代:宋

(1007—1091)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猜你喜欢

春半久雨走笔五首·其二

早从师读易乾元,晚乃微探性命源。

道在一前包宇宙,心无二处契羲轩。

行将死矣依先冢,即合归欤理故园。

二十馀年复韦布,人生焉用两朱轓。

(0)

初夏六首·其二

梅熟枇杷肥,山寒更衲衣。

爨童锄菜去,饥雀入厨飞。

湖海归来晚,亲朋乱后稀。

可容无定力,事事与心违。

(0)

次韵俞好问庆予七十

固穷早类从心孔,懒读今如便腹边。

时制堪惊小戴记,初筵敢拟卫公篇。

云何此老偏令寿,其或斯文遂有传。

见一庵前碧溪在,花瓢归饮许仙泉。

(0)

次韵方去言用予喜归韵见寄三首·其一

秋高亲见老崖来,险阻嵚崎付一杯。

万古悬知名不夜,九泉谁免骨为灰。

轻鸥熟与风波狎,劲柏宁资粪壤栽。

却笑诸儿浪生死,大都暮落枉朝开。

(0)

立夏明日行园无客五首·其二

春来何啻酒千瓶,百日醺醺一日醒。

朱笔点诗垂欲困,黄鹂啼树急须听。

沾沙不湿收微雨,倚柱无言立小亭。

芒屦犒僮人一緉,为耘恶草莫教青。

(0)

用韵送唐师善归九仙二首·其二

李长庚愿识荆州,马伏波今愧少游。

古道直能胶凤觜,官身焉取烂羊头。

苦心文字雕奇劂,遁世林峦擅僻幽。

鹤竹蜂花有家法,唐瓢更向外人求。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