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五首·其四》
《九日五首·其四》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故里樊川菊,登高素浐源。

他时一笑后,今日几人存。

巫峡蟠江路,终南对国门。

系舟身万里,伏枕泪双痕。

为客裁乌帽,从儿具绿尊。

佳辰对群盗,愁绝更谁论。

(0)
注释
故里:故乡。
樊川:地名。
菊:菊花。
登高:登山。
素浐源:清澈的浐水源。
他时:将来。
一笑:欢笑。
存:存在。
巫峡:长江上的峡谷。
蟠:盘绕。
路:道路。
终南:终南山。
国门:国家的城门。
系舟:系船。
身万里:身处万里之外。
伏枕:伏在枕头上。
泪双痕:两行泪水。
为客:作为旅人。
裁乌帽:裁制黑色帽子。
具绿尊:准备绿色酒樽。
佳辰:好日子。
群盗:众多盗贼。
愁绝:极度忧虑。
谁论:与谁诉说。
翻译
故乡的樊川菊花盛开,我登高远望素浐源头。
未来某日欢笑之后,今日又有多少故人还在。
巫峡蜿蜒在江边的路上,终南山下是国都的门户。
我系船于万里之外,伏案独眠泪水两行。
作为旅人,我为自己裁制黑色的帽子,让儿子准备绿色的酒樽。
在这美好的节日里,面对群盗横行,忧虑至极,又能与谁诉说呢?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怀旧之情的作品,通过对故乡景物的描绘和个人遭遇的反思,抒发了深切的情感。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质朴而有力。

“故里樊川菊,登高素浐源。”两句开篇即点明故乡之美丽与诗人对其自然景观的向往,樊川菊黄和素浐清泉都是诗人心中难以割舍的记忆。

“他时一笑后,今日几人存。”这一转折处,诗人的情感由喜转悲,表达了时间流逝、人事更迭之感慨。这里的“他时”指的是过去,“今日”则是现在,与过去相比,现在的人们或景色已大不如前。

“巫峡蟠江路,终南对国门。”诗人继续描绘故乡的地理特征,用巫峡、蟠江和终南山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同时也映射出诗人的心情之复杂。

“系舟身万里,伏枕泪双痕。”这一句则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哀愁,系舟远行,泪水却在枕上留下痕迹,是对流离失所之痛苦的写照。

“为客裁乌帽,从儿具绿尊。”此处诗人以自己作为客居异乡的人,穿插了生活琐事,如剪制帽子和备好酒器,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寂寞与适应新环境的努力。

“佳辰对群盗,愁绝更谁论。”结尾两句则是诗人在美好的时光里,对周围不法之徒感到忧虑,愁绪满怀,无人可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故乡与流离之间的反差,抒发了诗人对家国、自然和人生的深沉感悟。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代人进太皇挽词·其三

一自姬周后,难乎有此才。

明将照幽隐,泽欲被蒿莱。

外属私恩绝,本朝公道开。

勒铭何处好,嵩岳郁崔嵬。

(0)

谪仙·其二

自脱霓裳辞玉关,玉符金字谪人閒。

人閒虽与烟霞隔,醉梦吟魂自往还。

(0)

夜宴仙·其一

阊阖宫中夜宴开,手挥明月坐瑶台。

不教偷药姮娥到,却放投壶玉女来。

(0)

朝回仙

匆匆朝罢九重天,便按蓬莱御紫烟。

趁得蟠桃花下宴,鼓箫诸部约三千。

(0)

寄范君锡

人事大难知,悲欢与合离。

忽惊残腊尽,还忆去年时。

对雪我无酒,招沽子有诗。

春深相赠物,花共绿杨枝。

(0)

和吕秘校·其六

东平夫子困徒劳,又著青衫诣选曹。

州县颇闻舆论屈,朝廷当用诏书褒。

囊中莫把诗编去,辇下方虞纸价高。

曼倩若教为近侍,舍人须愧古无毛。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