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梅何处早,雪里看芳菲。
北陆寒犹在,南枝春已归。
晓妆初见妒,残角未成飞。
引我江头梦,清香忆满衣。
岭梅何处早,雪里看芳菲。
北陆寒犹在,南枝春已归。
晓妆初见妒,残角未成飞。
引我江头梦,清香忆满衣。
这首诗描绘了早梅在雪中绽放的景象,充满了冬末春初的季节变换之美。首句“岭梅何处早”,以疑问的形式引出主题,仿佛在询问早梅为何能在严冬中率先开放。接着“雪里看芳菲”一句,将早梅置于雪景之中,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高洁的氛围。
“北陆寒犹在,南枝春已归”两句,对比鲜明,北国依旧寒冷,而南方的梅花已经迎来了春天。这种时空的交错,强化了早梅作为报春使者的作用。接下来,“晓妆初见妒,残角未成飞”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早梅以情感,仿佛它在清晨的露水和阳光下,如同一位刚刚梳妆完毕的女子,引来其他花木的嫉妒,却未完全绽放,似乎在等待更完美的时刻。
最后,“引我江头梦,清香忆满衣”表达了诗人对早梅的深深喜爱与怀念。早梅的香气仿佛引领着诗人回到了江边的梦境,那股清香至今仍能让他回忆起与早梅相遇的美好时光。整首诗通过对早梅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机,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之情。
报南枝、东风试暖,萧萧甚情味。乱琼雕缀。
幻姑射精神,玉蕊佳丽。寿阳宴罢妆台倚。
眉颦羞鹊喜。念误却、何郎归去,清香空翠被。
溪松径竹素知心,青青岁寒友,甘同憔悴。
渐画角,严城上、雁霜惊坠。
烟江暮、佩环未解,愁不到、独醒人梦里。
但恨绕、六桥明月,孤山云畔水。
浯溪一股寒流碧,耸起双峰如削壁。
两公文墨照溪津,到今草木增颜色。
想当忠愤欲吐时,尽把江山供笔力。
我来吊古不胜情,岂但登临爱泉石。
渔阳旧事忍再论,仅赖令公安反侧。
书生百感夜不眠,起读新诗转悽恻。
客子寒亦行,正月固多阴。
马头东风起,绿色日夜深。
大道不敢驱,山径费推寻。
丈夫不逢此,何以知岖嵚。
行投舞阳县,薄暮森众林。
古城何年缺,跋马望日沉。
忧世力不逮,有泪盈衣襟。
嵯峨西北云,想像折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