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度文波起怒潮。十年湖海气潜销。
沈檀从此佛前烧。
幻梦有灵添怅惘,青灯舞伴发牢骚。
词声呜咽颤春宵。
几度文波起怒潮。十年湖海气潜销。
沈檀从此佛前烧。
幻梦有灵添怅惘,青灯舞伴发牢骚。
词声呜咽颤春宵。
这首《浣溪沙(其三)》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郑骞所作,通过对“几度文波起怒潮。十年湖海气潜销”两句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慨。首句“几度文波起怒潮”,以“文波”象征历史的波澜壮阔,而“怒潮”则暗示了社会变革的激烈与动荡,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长河中风云变幻的深切感受。
接着,“十年湖海气潜销”一句,通过“湖海”这一广阔的自然景象,隐喻了诗人经历的漫长岁月和广阔的人生旅程。这里的“气”既指个人情感的起伏,也暗含着时代氛围的变化。整句传达出一种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在这样的变化中,个人情感与时代情绪逐渐消散的无奈与哀愁。
下半阙“沈檀从此佛前烧。幻梦有灵添怅惘,青灯舞伴发牢骚”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首先,“沈檀从此佛前烧”运用了佛教文化中的元素,暗示了诗人寻求心灵慰藉的过程,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某种逃避。接下来,“幻梦有灵添怅惘”一句,将梦境与现实相联系,通过“幻梦”的存在,增加了内心的愁绪与迷茫,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的感伤。
最后,“青灯舞伴发牢骚”描绘了一幅孤独的场景,青灯下,诗人与自己的思绪相伴,抒发着内心的不满与抱怨。整个下半阙通过一系列意象的叠加,构建了一个充满哲思与情感深度的画面,展现了诗人面对复杂人生境遇时的内心世界。
综上所述,《浣溪沙(其三)》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生、情感的深刻思考,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