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瓮城西鼓角催,扁舟遥自秣陵回。
天清瓜步中流见,风起长江动地来。
楚蜀帆樯千里集,金银山寺两峰开。
秋光潦倒南游客,落日鱼龙夜夜哀。
铁瓮城西鼓角催,扁舟遥自秣陵回。
天清瓜步中流见,风起长江动地来。
楚蜀帆樯千里集,金银山寺两峰开。
秋光潦倒南游客,落日鱼龙夜夜哀。
这首诗描绘了京口(今江苏镇江)的壮丽景色与深沉情感。首句“铁瓮城西鼓角催”,以“铁瓮”点明地点,暗示其坚固与历史厚重感;“鼓角催”则营造出一种紧张而雄浑的氛围。接着,“扁舟遥自秣陵回”,通过舟行归来的画面,展现了一种悠远与思乡之情。
“天清瓜步中流见,风起长江动地来。”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长江的壮阔景象,天高云淡,江面开阔,风起时波涛汹涌,仿佛能撼动大地。这样的自然景观,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波澜。
“楚蜀帆樯千里集,金银山寺两峰开。”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长江两岸的船只聚集和金银山寺的壮观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展现了繁华与庄严并存的景象。
最后,“秋光潦倒南游客,落日鱼龙夜夜哀。”诗人以“南游客”的身份,表达了对秋天景色的感慨,以及对夜晚鱼龙悲鸣的共鸣。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以及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京口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既有壮丽的自然景观,也有深沉的情感表达,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
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
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
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长安有狭斜,狭斜不容车。
适逢两少年,夹毂问君家。
君家新市傍,易知复难忘。
大子二千石,中子孝廉郎。
小子无官职,衣冠仕洛阳。
三子俱入室,室中自生光。
大妇织绮纻,中妇织流黄。
小妇无所为,挟琴上高堂。
丈人且徐徐,调弦讵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