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北原情三首·其二》
《北原情三首·其二》全文
唐 / 刘言史   形式: 古风

洛阳城北山,古今葬冥客。

聚骨朽成泥,此山土多白。

近来送葬人,亦去闻归声。

岂能车轮疾,渐是墓侵城。

城中人不绝,哀挽相次行。

莫非北邙后,重向洛城生。

(0)
翻译
洛阳城北的山丘,自古以来埋葬着无数亡灵。
尸骨腐烂化为泥土,这座山因而土壤多呈白色。
最近,送葬的人们离去时,也能听到回荡的哀乐声。
难道车轮能比悲伤更快,墓地逐渐侵蚀了城墙。
城内居民络绎不绝,哀悼的队伍相继而行。
难道他们是北邙山的幽灵,再次转世在洛城吗?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洛阳城北山墓地景象的诗,通过对死者葬身之地的描述,反映了生与死、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哲理。开篇即点明洛阳城北山是古今人葬身之所,"聚骨朽成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消亡,而"此山土多白"则可能是对墓地特征的描写,也象征着纯洁或死亡。

接下来的"近来送葬人,亦去闻归声"透露出诗人对于死者离世后的哀思,以及生者对于逝者的怀念。"岂能车轮疾,渐是墓侵城"则是一个强烈的对比,生动地展现了死亡与生命并存,甚至死亡力量可能侵蚀城市边界的意象。

最后两句"城中人不绝,哀挽相次行。莫非北邙后,重向洛城生"表达了一种宿命观念,似乎在说,即便是在洛阳城外的墓地,也有生命轮回之可能。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生命循环的一种赞美,更蕴含着诗人对于生命永恒和灵魂不灭的思考。整首诗通过对死亡与生存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越悲哀的情感体验,同时也反映了诗人深邃的人生哲学。

作者介绍
刘言史

刘言史
朝代:唐

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猜你喜欢

次韵王亚夫景存县帝春二首

欲劝东君尽一杯,临岐无语独迟回。
晚风自有留连意,递得莺声过柳来。

(0)

梁民曹以二首为小园木香光宠次韵抒谢

春风珠幰走青虬,清夜西园谁共游。
十里水边浑似雪,唤船应是误王猷。

(0)

次韵刘允叔太主簿读予所编天台集见赠之作

楼头残月映储胥,人在西窗酒醒余。
梦里都忘阆风路,吟边如到玉霄成。
邻墙共作无何饮,别野期看未见书。
祗恐弓旌便招去,汉家答诏待相如。

(0)

题大兹寺兼简照讲师

来从金地过银地,智者修禅古道场。
叠嶂倚空围日月,穹耸松壑饱风霜。
碑文多是唐人刻,经卷犹阴炀帝藏。
偶值故交初入院,一镫留宿水声房。

(0)

寒山寺坏庄产尽为势家所夺余游天台甚为贤惜

寒山寺废佛灯寒,有客来游欲住难。
夙世闾丘今摄郡,不妨饶舌似丰干。

(0)

菩萨蛮·红云半压秋波碧

红云半压秋波碧。
艳妆泣露娇啼色。
佳梦入仙城。
风流石曼卿。
宫袍呼醉醒。
休卷西风锦。
明日粉香残。
六朝烟水寒。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