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二日还自光福道中即事》
《十二日还自光福道中即事》全文
明 / 沈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两竿西下日,吾棹正东归。

溪老过桥去,野禽穿树飞。

水将人眼净,叶与鬓毛稀。

纳纳乾坤内,秋风自布衣。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沈周在十二日返回光福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和深沉的哲思。

首句“两竿西下日”,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夕阳西下的景象,两竿象征着日落时分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接下来,“吾棹正东归”则点明了诗人的行进方向,与夕阳的西下形成对比,暗示了一种内心的归宿感。

“溪老过桥去,野禽穿树飞。”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穿越溪流、走过老桥,沿途野禽在树间自由飞翔的场景,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通过“穿树飞”这一动态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的活力。

“水将人眼净,叶与鬓毛稀。”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美的感受。清澈的水流仿佛洗净了诗人的眼睛,暗示了心灵的净化;而“叶与鬓毛稀”则可能暗喻岁月的流逝,以及诗人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最后,“纳纳乾坤内,秋风自布衣。”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广阔宇宙的敬畏之情,以及在自然面前的谦卑态度。“纳纳”一词形容天地之广大,而“秋风自布衣”则可能意味着无论是在广阔的天地间,还是在个人的生活中,自然的力量都是不可忽视的,它既是一种外在的环境,也是内在精神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感悟,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时间以及宇宙奥秘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沈周

沈周
朝代:明   字:启南   号:石田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427~1509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猜你喜欢

巩义卿游学蔡下积年今虽老豪气不除此州因兵火后乡校几废义卿独能徒步千里请所费于有司今复告成亦可谓能张吾军者也

泮宫俎豆几息矣,极力赞成时乃功。

词源滔滔注绝壑,侠气凛凛凌层空。

乡人敢易苏季子,坐客尽惊陈孟公。

相见明年春更好,杏园人醉马嘶风。

(0)

西子妆二首·其一

梦草黏天,愁阴匝地,人比去年还瘦。

眉山叠叠万千重,镇无聊、晚风吹皱。烟僝雨僽。

有谁管、陌头杨柳。算春来,也亏他挨到,牡丹时候。

凄凉彀。只是重帘,冷闭无清昼。

今年燕子不归来,料双栖、画梁难又。

天涯絮酒,深深种、他生红豆。

暗销凝、烛泪铜盘渍透。

(0)

春霁

眉样谁描,袛盈盈一水,浅黛无色。

惨绿关河,病红池馆,天涯尽换愁碧。斜阳巷陌。

絮云飞过空尘迹。记那日、声啭嫩莺,低罨画桥侧。

文窗四面,绮阁三层,冷冷清清,做成萧瑟。

峭东风、纤腰罢舞,菱花羞旁翠颦泣。

一把鬓丝收未得。

玉阑干畔,可怜和梦和烟,断肠金缕,更无消息。

(0)

雨中花

点点江霞染湿。宛宛柔丝欲缉。

似借垂杨千尺线,密缀珊瑚粒。素苇青蘋应不及。

只可惜、系船风急。

最好是、碎红斜照里,乱糁秋渔笠。

(0)

己酉送两弟正之立之赴试

秋水芙蓉映绿衫,殷勤送尔到江潭。

人能鸣世惭三凤,家有遗经是二南。

文入妙来无过熟,书从疑处更须参。

远游他日看之子,下泽疑叚吾已堪。

(0)

乙巳年孟夏十九日大司马联峰先生初度同难王子言具酒邀予四人为先生寿坐中联句得五言古风七言律各一篇·其二

难中此日逢初度,岳降曾逢生甫申。

雷雨经纶占大手,风云遭际愧贤绅。

伊周事业应无分,黄夏渊源却有真。

愿得八荒开寿域,普天稽首诵尧仁。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