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江霞染湿。宛宛柔丝欲缉。
似借垂杨千尺线,密缀珊瑚粒。素苇青蘋应不及。
只可惜、系船风急。
最好是、碎红斜照里,乱糁秋渔笠。
点点江霞染湿。宛宛柔丝欲缉。
似借垂杨千尺线,密缀珊瑚粒。素苇青蘋应不及。
只可惜、系船风急。
最好是、碎红斜照里,乱糁秋渔笠。
这首《雨中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中江景的美丽与哀愁。开篇“点点江霞染湿”,以“点点”二字描绘出江面上散落的霞光,仿佛被雨水轻轻浸润,营造了一种朦胧而湿润的氛围。接着“宛宛柔丝欲缉”,将江面的水汽比作柔软的丝线,想要编织出一幅美丽的画卷,形象地展现了雨中江面的轻盈与柔美。
“似借垂杨千尺线,密缀珊瑚粒”,通过想象垂柳的枝条如同千尺长线,密密地挂满了珊瑚般的水珠,进一步渲染了雨中的静谧与生机。而“素苇青蘋应不及”,则以素苇和青蘋(一种水生植物)来衬托,表明它们在这样的美景面前显得黯然失色,突出了雨中美景的独特魅力。
最后,“只可惜、系船风急”一句,表达了对美好景象稍纵即逝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暗示了风雨中的不稳定性。而“最好是、碎红斜照里,乱糁秋渔笠”则是对画面的完美收尾,想象在夕阳余晖中,碎红点点洒落在江面上,渔夫们戴着渔笠忙碌于其中,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
整首词通过对雨中江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