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莎行.虎丘试剑石》
《踏莎行.虎丘试剑石》全文
清 / 宋琬   形式: 词  词牌: 踏莎行

光淬芙蓉,魂惊魑魅。青苔石上娲皇泪。

自从双剑作龙飞,空闻白虎眠幽隧。

歌舞方酣,越人兵至。水犀惊醒夫差醉。

鸱夷葬后馆娃空,镯镂似比干将利。

(0)
鉴赏

这首《踏莎行·虎丘试剑石》由清代诗人宋琬所作,描绘了虎丘试剑石的历史与传说,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浪漫主义色彩。

“光淬芙蓉,魂惊魑魅”,开篇即以精炼之笔勾勒出试剑石的神秘与威严,仿佛那光芒如同芙蓉般璀璨,震慑着鬼怪妖魔,营造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青苔石上娲皇泪”,将试剑石置于古老的神话背景中,暗示着这块石头承载着远古文明的痕迹,仿佛是女娲补天时留下的泪水,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自从双剑作龙飞,空闻白虎眠幽隧”,通过双剑化龙的传说,进一步渲染了试剑石的神奇与不凡,同时也暗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白虎的沉睡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沧桑。

“歌舞方酣,越人兵至”,将试剑石置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背景下,描绘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前的宁静与狂欢,对比鲜明,凸显了战争的残酷与无奈。

“水犀惊醒夫差醉”,通过夫差的故事,展现了试剑石与历史人物的关联,水犀的惊醒象征着英雄梦的破灭,夫差的醉态则是对权力与欲望的讽刺。

“鸱夷葬后馆娃空,镯镂似比干将利”,最后两句将试剑石与历史人物的命运联系起来,通过鸱夷(范蠡)的隐退与吴宫的荒废,以及比干将的利剑,表达了对英雄末路与历史轮回的深刻思考。

整首词通过对试剑石及其相关传说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古代中国的文化魅力,也蕴含了深邃的历史哲思和人文关怀,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宋琬

宋琬
朝代:清   字:玉叔   号:荔裳   籍贯:莱阳(今属山东)   生辰:1614~1674

宋琬(1614-1673),清初著名诗人,清八大诗家之一,字玉叔,号荔裳,汉族,山东莱阳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清顺治四年(1647)进士,曾任户部河南司主事、吏部稽勋司主事、陇西右道佥事、左参政,康熙十一年(1672),授通议大夫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翌年,进京述职,适逢吴三桂兵变,家属遇难,忧愤成疾,病死京都,时年59岁。
猜你喜欢

甲寅十一月朔旦冬至适值先妣太夫人服阕从吉感而赋诗二首·其一

黄鸡催晓破霜天,起整冠裳拜影前。

又见刺文添一线,谁知泣血已三年。

蟠桃海上今应熟,双橘怀中祇自怜。

未必儿童知此恨,綵衣依旧戏蹁跹。

(0)

甲寅十一月朔旦冬至适值先妣太夫人服阕从吉感而赋诗二首·其二

维摩应待散花天,无复称觞寿母前。

从隔蓬壶三万里,尚期华表一千年。

弟兄黄发三人在,故旧青云众目怜。

自愧阿奴真碌碌,不妨鉴井又蹁跹。

(0)

见山台

叠石生幽云,层台起脩竹。

群山不出门,一日俱在目。

远眺极悠悠,男儿岂碌碌。

宝匣长夜鸣,黄金几时筑。

此事谁与论,掀髯对云麓。

(0)

题范宽秋山小景

山高最难图,意足不待大。

尺楮眇千里,长江浸横翠。

画家杂云烟,惝恍徒意会。

苟或森三尺,便若俗子对。

此画格律严,兴寄独超迈。

洗眼映窗明,妙处乃不昧。

流泉见原委,著屋分向背。

推车度危桥,指路向关隘。

轻舟最渺茫,浦屿如有待。

山棱瘦露骨,汀洲横若带。

木叶黄欲脱,秋容俨然在。

霜馀无片云,历历数沙界。

搜寻目力疲,欲赋无可柰。

近山才四寸,万象纷纳芥。

欲识无穷意,耸翠更天外。

(0)

慧元画寒林七贤

群贤俱诗豪,世代不同处。

安得寒林中,联镳睇相语。

谁欤创妙意,臭味无今古。

吾闻顾陆辈,寓意或如许。

桃李并芙蓉,雪中蕉叶吐。

元师师老融,淡墨扫风雨。

作此寄攻愧,归兴渺烟渚。

旧六今则七,未知果谁与。

我欲从之游,讵敢厕俦侣。

画我往执鞭,欣为李君御。

(0)

鹿伯可郎中园池杂咏.竹坞

几年种竹未成丛,一日归来翠扫空。

尽好闭门高枕卧,从今日日是清风。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