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淬芙蓉,魂惊魑魅。青苔石上娲皇泪。
自从双剑作龙飞,空闻白虎眠幽隧。
歌舞方酣,越人兵至。水犀惊醒夫差醉。
鸱夷葬后馆娃空,镯镂似比干将利。
光淬芙蓉,魂惊魑魅。青苔石上娲皇泪。
自从双剑作龙飞,空闻白虎眠幽隧。
歌舞方酣,越人兵至。水犀惊醒夫差醉。
鸱夷葬后馆娃空,镯镂似比干将利。
这首《踏莎行·虎丘试剑石》由清代诗人宋琬所作,描绘了虎丘试剑石的历史与传说,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浪漫主义色彩。
“光淬芙蓉,魂惊魑魅”,开篇即以精炼之笔勾勒出试剑石的神秘与威严,仿佛那光芒如同芙蓉般璀璨,震慑着鬼怪妖魔,营造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青苔石上娲皇泪”,将试剑石置于古老的神话背景中,暗示着这块石头承载着远古文明的痕迹,仿佛是女娲补天时留下的泪水,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自从双剑作龙飞,空闻白虎眠幽隧”,通过双剑化龙的传说,进一步渲染了试剑石的神奇与不凡,同时也暗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白虎的沉睡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沧桑。
“歌舞方酣,越人兵至”,将试剑石置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背景下,描绘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前的宁静与狂欢,对比鲜明,凸显了战争的残酷与无奈。
“水犀惊醒夫差醉”,通过夫差的故事,展现了试剑石与历史人物的关联,水犀的惊醒象征着英雄梦的破灭,夫差的醉态则是对权力与欲望的讽刺。
“鸱夷葬后馆娃空,镯镂似比干将利”,最后两句将试剑石与历史人物的命运联系起来,通过鸱夷(范蠡)的隐退与吴宫的荒废,以及比干将的利剑,表达了对英雄末路与历史轮回的深刻思考。
整首词通过对试剑石及其相关传说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古代中国的文化魅力,也蕴含了深邃的历史哲思和人文关怀,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的佳作。
山高最难图,意足不待大。
尺楮眇千里,长江浸横翠。
画家杂云烟,惝恍徒意会。
苟或森三尺,便若俗子对。
此画格律严,兴寄独超迈。
洗眼映窗明,妙处乃不昧。
流泉见原委,著屋分向背。
推车度危桥,指路向关隘。
轻舟最渺茫,浦屿如有待。
山棱瘦露骨,汀洲横若带。
木叶黄欲脱,秋容俨然在。
霜馀无片云,历历数沙界。
搜寻目力疲,欲赋无可柰。
近山才四寸,万象纷纳芥。
欲识无穷意,耸翠更天外。
群贤俱诗豪,世代不同处。
安得寒林中,联镳睇相语。
谁欤创妙意,臭味无今古。
吾闻顾陆辈,寓意或如许。
桃李并芙蓉,雪中蕉叶吐。
元师师老融,淡墨扫风雨。
作此寄攻愧,归兴渺烟渚。
旧六今则七,未知果谁与。
我欲从之游,讵敢厕俦侣。
画我往执鞭,欣为李君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