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错落亭中雨,没个忘情地。
三台催得唱黄鸡,遥想插花马背踏青泥。
朦胧倚玉频推枕,失却缠头锦。
嫌他唤我作狂生,起看夕阳城角几峰青。
琵琶错落亭中雨,没个忘情地。
三台催得唱黄鸡,遥想插花马背踏青泥。
朦胧倚玉频推枕,失却缠头锦。
嫌他唤我作狂生,起看夕阳城角几峰青。
这首《虞美人》由明末清初的诗人曹溶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酒宴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感色彩。
首句“琵琶错落亭中雨”,以琵琶声与雨声交织,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郁的氛围,仿佛在雨中听琴,心情随之起伏。接着,“没个忘情地”一句,点明了宴会中的情感状态,人们在音乐与美酒的陪伴下,暂时忘却了尘世的烦恼,沉浸于当下的欢愉之中。
“三台催得唱黄鸡”运用了古代宴会中饮酒助兴的传统习俗,即通过饮酒来激发歌唱的热情。这里的“黄鸡”并非实指,而是借用了“黄鸡催晓”的典故,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同时也寓意着在欢聚时刻,人们愿意暂时放下对时间的忧虑,尽情享受此刻的美好。
“遥想插花马背踏青泥”则将画面转向了户外,想象着春日里骑马踏青的情景,花香与泥土的气息交织,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也暗示了宴会后的余韵,以及人们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朦胧倚玉频推枕,失却缠头锦”描绘了宴会结束时的情景,主人公似乎有些醉意,倚靠在柔软的枕头上,失去了往常的清醒与优雅。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人物的形象感,也反映了饮酒过量后的自然反应,体现了生活的真谛——有时需要放纵,有时需要回归平静。
最后,“嫌他唤我作狂生,起看夕阳城角几峰青”表达了对宴会结束的不舍与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主人公因担心被人误解为狂放不羁而起身离开,但内心仍留恋着这份自由与洒脱。夕阳映照下的城市轮廓与远处的山峰,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虞美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代末期文人雅士在酒宴中的情感世界,既有对当下欢愉的享受,也有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
武夫何洸洸,衣紫袭绛裳。
借问胡为尔,列校在鹰扬。
依倚将军势,交结少年场。
探丸害公吏,抽刃妒名倡。
家产既不事,顾盼自生光。
酣歌高楼上,袒裼大道傍。
昔为编户人,秉耒甘哺糠。
今来从军乐,跃马饫膏粱。
犹思风尘起,无种取侯王。
日居复月诸,环回照下土。
使我玄云发,化为素丝缕。
禀质本羸劣,养生仍莽卤。
痛饮困连宵,悲吟饥过午。
遂令头上发,种种无尺五。
根稀比黍苗,梢细同钗股。
岂是乏膏沐,非关栉风雨。
最为悲伤多,心焦衰落苦。
馀者能有几,落者不可数。
秃似鹊填河,堕如乌解羽。
苍华何用祝,苦辞亦休吐。
匹如剃头僧,岂要巾冠主。
功名宿昔人多许,宠辱斯须自不知。
一旦失恩先左降,三年随例未量移。
马头觅角生何日,石火敲光住几时。
前事是身俱若此,空门不去欲何之。
元年寒食日,上巳暮春天。
鸡黍三家会,莺花二节连。
光风初澹荡,美景渐暄妍。
簪组兰亭上,车舆曲水边。
松声添奏乐,草色助铺筵。
雀舫宜闲泛,螺杯任漫传。
园蔬香带露,厨柳暗藏烟。
丽句轻珠玉,清谈胜管弦。
陌喧金距斗,树动綵绳悬。
姹女妆梳艳,游童衣服鲜。
圃香知种蕙,池暖忆开莲。
怪石云疑触,夭桃火欲然。
正欢唯恐散,虽醉未思眠。
啸傲人间世,追随地上仙。
燕来双涎涎,雁去累翩翩。
行乐真吾事,寻芳独我先。
滞周惭太史,入洛继先贤。
昔恨多分手,今欢谬比肩。
病犹陪宴饮,老更奉周旋。
望重青云客,情深白首年。
遍尝珍馔后,许入画堂前。
舞袖翻红炬,歌鬟插宝蝉。
断金多感激,倚玉贵迁延。
说史吞颜注,论诗笑郑笺。
松筠寒不变,胶漆冷弥坚。
兴伴王寻戴,荣同隗在燕。
掷卢誇使气,刻烛斗成篇。
实艺皆三捷,虚名愧六联。
兴阑犹举白,话静每思玄。
更说归时好,亭亭月正圆。
《会昌春连宴即事》【唐·白居易】元年寒食日,上巳暮春天。鸡黍三家会,莺花二节连。光风初澹荡,美景渐暄妍。簪组兰亭上,车舆曲水边。松声添奏乐,草色助铺筵。雀舫宜闲泛,螺杯任漫传。园蔬香带露,厨柳暗藏烟。丽句轻珠玉,清谈胜管弦。陌喧金距斗,树动綵绳悬。姹女妆梳艳,游童衣服鲜。圃香知种蕙,池暖忆开莲。怪石云疑触,夭桃火欲然。正欢唯恐散,虽醉未思眠。啸傲人间世,追随地上仙。燕来双涎涎,雁去累翩翩。行乐真吾事,寻芳独我先。滞周惭太史,入洛继先贤。昔恨多分手,今欢谬比肩。病犹陪宴饮,老更奉周旋。望重青云客,情深白首年。遍尝珍馔后,许入画堂前。舞袖翻红炬,歌鬟插宝蝉。断金多感激,倚玉贵迁延。说史吞颜注,论诗笑郑笺。松筠寒不变,胶漆冷弥坚。兴伴王寻戴,荣同隗在燕。掷卢誇使气,刻烛斗成篇。实艺皆三捷,虚名愧六联。兴阑犹举白,话静每思玄。更说归时好,亭亭月正圆。
https://shici.929r.com/shici/DJZREqW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