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潭一泓行片云,佳女晓汲青丝裙,幽花如桃人忆春。
桑梢凉光动初日,宿雨苔根似鸣蟀,凄梦银床感湘瑟。
十年挽髻无婿家,空山独情怜病鸦,含睇烟心萝叶斜。
秋潭一泓行片云,佳女晓汲青丝裙,幽花如桃人忆春。
桑梢凉光动初日,宿雨苔根似鸣蟀,凄梦银床感湘瑟。
十年挽髻无婿家,空山独情怜病鸦,含睇烟心萝叶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汲水的女子在秋潭边劳作的画面,充满了宁静与淡淡的哀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感观察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首句“秋潭一泓行片云”,以“秋潭”为背景,引入一片轻盈的云彩,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接着,“佳女晓汲青丝裙”,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在清晨时分,穿着青色的丝裙,来到潭边汲水的情景,体现了女子的优雅与勤劳。
“幽花如桃人忆春”一句,通过“幽花”与“桃”的比喻,以及“人忆春”的情感投射,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女子内心的某种情感波动。
“桑梢凉光动初日,宿雨苔根似鸣蟀”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清晨的景象:凉爽的阳光在桑树梢头轻轻摇曳,仿佛初升的太阳在与露珠嬉戏;而潮湿的苔藓下似乎传来蟋蟀的低吟,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凄梦银床感湘瑟”一句,通过“凄梦”与“湘瑟”的联系,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忧郁与哀愁,仿佛她正沉浸在一段遥远而悲伤的梦境之中,如同湘妃的琴声,触动人心。
最后,“十年挽髻无婿家,空山独情怜病鸦,含睇烟心萝叶斜”几句,揭示了女子的个人命运与情感状态。她独自一人生活在空旷的山中,没有丈夫,只有病态的乌鸦相伴,她的目光仿佛被烟雾缭绕的心绪所牵引,与倾斜的萝叶相互映衬,展现出一种孤独而又坚韧的生命姿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女子在特定环境下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