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玩乐天诗,情真语自挚。
虽乏建安骨,要具风人致。
颜谢穷幽深,雕刻非所志。
陶公本性真,臭味原无二。
纵非李杜匹,雅可张一帜。
昌黎逞雄肆,所就各殊异。
长吉苦呕心,奚如此乐易。
微之夙并驰,恐或难联辔。
中伦与中虑,逸情常远寄。
时似天籁鸣,顾盼饶妩媚。
不必斗奇险,切切含鼓吹。
胸怀凛冰清,吐属绝尘累。
如以佛法论,骚坛大自在。
高吟《贺雨篇》,孰是音可嗣。
细玩乐天诗,情真语自挚。
虽乏建安骨,要具风人致。
颜谢穷幽深,雕刻非所志。
陶公本性真,臭味原无二。
纵非李杜匹,雅可张一帜。
昌黎逞雄肆,所就各殊异。
长吉苦呕心,奚如此乐易。
微之夙并驰,恐或难联辔。
中伦与中虑,逸情常远寄。
时似天籁鸣,顾盼饶妩媚。
不必斗奇险,切切含鼓吹。
胸怀凛冰清,吐属绝尘累。
如以佛法论,骚坛大自在。
高吟《贺雨篇》,孰是音可嗣。
这首清代张品桢的《读白乐天诗书后》表达了对白居易诗歌的深入欣赏和独特见解。诗中首先赞扬了白居易诗作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虽然在刚健风格上可能不如建安时期的作品,但其文人气韵犹存,具有深远的人格魅力。诗人提到颜回、谢灵运的诗风,强调白居易更倾向于自然本真,而非刻意雕琢。
接着,张品桢将白居易与李白、杜甫相提并论,认为他虽非一流高手,但仍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指出白居易的诗歌风格轻松愉快,与李杜的豪放深情不同。同时,他还提及元稹与白居易曾并驾齐驱,但可能在深度和广度上有所差异。
诗中提到白居易的诗歌如同天籁,顾盼之间流露出婉约之美,不追求奇险,却饱含深意。作者认为白居易的诗才如同佛法般超凡脱俗,远离尘世纷扰。最后,诗人盛赞白居易的《贺雨篇》为佳作,期待后人能继承其音韵。
整体来看,这首诗是对白居易诗歌艺术价值的高度评价,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理解和审美追求。
神明自灵彻,邪欲乃玷之。
上圣本不染,晶晶著先几。
中贤一以涅,先濯乃其宜。
须臾岂容间,其功在缉熙。
寡之以又寡,无欲成镃基。
无无复无无,至一以为期。
天地得此一,贞观陶化机。
圣人合其德,位育夫何疑。
托梦有深造,上帝岂吾欺。
所欲不在多,二三已云岐。
所同即是欲,程氏真吾师。
感君敦夙好,功磋及其时。
作诗以自佩,顾諟常在兹。
《近日见此德之所以不进者只是此心原不洁静故欲来染之是以未得清明潇洒之乐因思程子云凡有意向皆是欲欲心甚惕然每念平时作诗文著述欲自见之于世周理人事欲得而不失者皆是欲也方欲打点搜出一洗而空之而伦樾溪适柬至云昨梦有司为子起牌坊先拟行道二字为扁仆不可乃以无欲扁之噫岂天意有造于予乎哉夫无欲之义周子为以学圣之要而程子又发明之可谓尽矣吾人循此自立乃圣贤之正脉路也因作诗以答于樾溪复以自警云》【明·王渐逵】神明自灵彻,邪欲乃玷之。上圣本不染,晶晶著先几。中贤一以涅,先濯乃其宜。须臾岂容间,其功在缉熙。寡之以又寡,无欲成镃基。无无复无无,至一以为期。天地得此一,贞观陶化机。圣人合其德,位育夫何疑。托梦有深造,上帝岂吾欺。所欲不在多,二三已云岐。所同即是欲,程氏真吾师。感君敦夙好,功磋及其时。作诗以自佩,顾諟常在兹。
https://shici.929r.com/shici/1vpjpVV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