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万木僵,月出四山静。
积雪缟清夜,幽崖自辉映。
上方衣裘单,俯视寒芒正。
长风扫纤云,平湖竟天净。
倒影落僧窗,横飞湿银镜。
微澜玉塔摇,秀色千岩竞。
俄然万象沉,坐觉群翳屏。
一鸟不复飞,光华久逾盛。
吟怀共朗彻,禅心寄枯劲。
秪觉尘界卑,忘身在高夐。
半空击瑶簪,泠然发孤咏。
万里吾目中,悠悠一渔艇。
天寒万木僵,月出四山静。
积雪缟清夜,幽崖自辉映。
上方衣裘单,俯视寒芒正。
长风扫纤云,平湖竟天净。
倒影落僧窗,横飞湿银镜。
微澜玉塔摇,秀色千岩竞。
俄然万象沉,坐觉群翳屏。
一鸟不复飞,光华久逾盛。
吟怀共朗彻,禅心寄枯劲。
秪觉尘界卑,忘身在高夐。
半空击瑶簪,泠然发孤咏。
万里吾目中,悠悠一渔艇。
这首诗描绘了雪夜中楞伽寺的宁静与美丽。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夜的寒冷、月色的静谧以及积雪覆盖下的山川之景。通过“天寒万木僵”、“月出四山静”,营造出一种肃穆而静谧的氛围。接着,“积雪缟清夜,幽崖自辉映”则将雪景的洁白与山崖的辉映生动地展现出来。
诗中“上方衣裘单,俯视寒芒正”一句,不仅描绘了僧人的简朴生活,也暗示了环境的寒冷。随着“长风扫纤云,平湖竟天净”,诗人笔下的景色变得更加开阔和纯净,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净化了一般。
“倒影落僧窗,横飞湿银镜”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倒影比作落在僧窗的银镜,形象地描绘了雪夜的光影之美。接下来,“微澜玉塔摇,秀色千岩竞”则进一步展示了雪后山水的秀美与生机。
“俄然万象沉,坐觉群翳屏”描绘了雪夜的深邃与寂静,仿佛一切都被雪夜的神秘所笼罩。最后,“一鸟不复飞,光华久逾盛”更是将这种静谧之美推向极致,连鸟儿都停止了飞翔,只有光华在持续闪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静谧雪夜中寻求心灵平静的追求。诗中的禅意与自然之美相融合,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与和谐。
朝光透檐隙,孤客晨兴候。
百感易来心,况复引东首。
园幽萃群植,窗虚爽明岫。
轻叶响深阶,微霜结寒甃。
疏落惜鸟栖,飘荡怜云骤。
缅想登高人,披衣步林茂。
养拙咏楚骚,视履观周繇。
懿彼幽潜姿,没齿泯祥咎。
夙予爱秋山,勉焉苦登践。
曳楫随回川,望峰随几面。
轻舠属旋折,合沓形始见。
微阳耀林麓,舍舟聊缱绻。
遂造云路峰,石门憩苔藓。
村径有高下,茶坪或夷衍。
鸡犬恋茆茨,人事遂初善。
投策高崖侧,解装情已缅。
虚窗对落日,孤松媚远甸。
雷坛度疏雨,名泉暗流转。
清寐渐良宵,幽怀自兹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