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夕酌月·其三》
《冬夕酌月·其三》全文
宋 / 白玉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二毛可惜雪霜侵,日有清都绛阙心。

枝冷鹊翻檐外影,庭空鸿堕月边音。

(0)
注释
二毛:指白发,古人以黑白相间喻老。
雪霜侵:比喻岁月的侵蚀和生活的艰辛。
清都:古代对京都的美称,这里指理想中的京城。
绛阙:红色宫阙,代指皇宫或朝廷。
檐外影:屋檐外的鹊影。
庭空鸿堕:庭院空旷,鸿雁落下发出声音。
月边音:形容鸿雁鸣叫的声音仿佛来自月边。
翻译
白发之人可惜被岁月侵蚀,心中仍怀有对清高京城的向往。
树枝寒冷,喜鹊在屋檐外投下身影;庭院空寂,鸿雁的声音在月边回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冬夜晚的静谧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抒发了自己的感慨。

“二毛可惜雪霜侵”,诗人开篇便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初冬时节树木被严寒侵袭的场景。这里的“二毛”指的是树枝上的稀疏叶子,而“可惜”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界中生命力度过严寒的赞美与担忧。

“日有清都绛阙心”,这句诗转向了内心的情感,诗人将自己的心境比作古代帝都的壮丽景象——“绛阙”指的是古代皇宫中的高楼。“日有”表明这是白天发生的事情,“清都”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庄严的意境。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繁华、现在孤寂景象的心理感受。

“枝冷鹊翻檐外影”,这里描绘了一幅寒冷中的生动画面。“枝冷”形容冬日里树枝的清凉,“鹊翻檐外影”则是说一只喜鹊在屋檐上跳跃,投下了清晰的身影。这两句通过对比鲜明地表现了自然界与人间生活的冷暖对照。

“庭空鸿堕月边音”,这句诗展现了夜晚庭院中的宁静与孤独。“庭空”表达的是庭院内外的一片寂静,“鸿堕”则是指远方传来的鸿雁之声,通过“月边音”来形容其遥远而清晰。这里诗人捕捉了一个夜晚时分,天地交响的瞬间,将听觉和视觉的美感融为一体。

整首诗以深冬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观察,抒发了诗人对于过往繁华、现实孤寂以及生命力度过严寒的复杂情感。诗中的意境辽阔而内敛,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高远情怀。

作者介绍
白玉蟾

白玉蟾
朝代:宋   字:如晦   号:琼琯   籍贯:南宋时   生辰:1134~1229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猜你喜欢

题杂画

空江白鹭起,远树苍烟合。

日落汎舟时,长天见孤塔。

(0)

秋日怀揭翰林二首·其二

远行去乡邑,单栖无匹俦。

黄鹄鸣中天,夙昔乖所求。

东西无恒舍,南北异遨游。

同居更离处,谁能心不妯。

日月逝无厌,弦望疾若流。

咫尺踰千里,翘思若三秋。

白露凄以降,寒风忽我遒。

兰芳委岩谷,蔓草靡道周。

君子多思念,感物谅怀愁。

河海岂无梁,风波安可由。

且复加餐饭,无为增隐忧。

(0)

辞荐

平生疏懒性,发赤向人前。

岂识为官贵,那贪处士贤。

慈亲俱老大,稚子始狂颠。

此日能完聚,称觞赖圣年。

(0)

老病

老病积渐来,筋力日觉堕。

南园一步地,杖藜不能过。

阶前宿雨晴,屋角红日大。

不是卖花声,晓梦谁惊破?

(0)

次韵宁志道表氏偕庵夜兴

空庭山色重,积此松桂阴。

微风从何来,一鸟惊前林。

清心有密契,幽听得远音。

寒灯照孤馆,岁晏夜偏深。

(0)

酬友人见访不遇

荷笠深山采药回,荆扉石径损秋苔。

花边稚子相迎说,昨日有人骑马来。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