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拜李谪仙墓》
《拜李谪仙墓》全文
宋 / 高翥   形式: 七言律诗

萧萧高冢占云根,故老相传太白坟。

白骨定随风月冷,青山长共姓名存。

平生出处犹如见,一死浮沈异所闻。

客子开元书记后,故来浇酒些清魂。

(0)
翻译
荒凉的高冢紧贴着山脚,老人们口耳相传那是李白的墓地。
白骨在风月的照耀下显得凄冷,只有青山依然铭记着他的名字。
他生前的种种事迹仿佛历历在目,而死后是沉浮世间,无人知晓。
游子在开元年间之后来到这里,特地来祭奠洒一杯清酒以慰藉亡灵。
注释
萧萧:形容风吹草木的声音,此处形容墓地的荒凉。
高冢:高大的坟墓。
故老:年老的人,指代民间传说。
太白坟:指李白的坟墓。
风月冷:形容夜晚的清冷,也象征着逝者的孤独。
姓名存:指李白的名字被后人长久记住。
出处:指人生经历和事迹。
浮沈:比喻人生的起落沉浮。
开元:唐朝皇帝唐玄宗的年号。
书记:记录历史的文字,此处指李白的诗文。
浇酒:洒酒祭奠。
清魂:对亡灵的敬称,清幽的魂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高翥所作的《拜李谪仙墓》,通过对李白墓地的描绘和对诗人的追忆,表达了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敬仰与感慨。首句“萧萧高冢占云根”形象地写出李白墓地的孤寂与高耸,仿佛与云根相连,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次句“故老相传太白坟”则点明了诗人探访的对象是李白的墓。

第三句“白骨定随风月冷”暗示了诗人对李白死后境遇的想象,即使肉体已化为白骨,但其精神依旧在风月间显得凄冷而崇高。第四句“青山长共姓名存”则强调李白的姓名将与青山同在,象征其不朽的文名。

第五句“平生出处犹如见”表达了诗人通过李白的诗歌仿佛能看见他的一生,他的才华和人生态度历历在目。最后一句“一死浮沈异所闻”则对比了李白生前的辉煌与身后世人的不同评价,暗含对李白命运的惋惜。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李白墓地的描写和对诗人生平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李白的敬仰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同时也寓含了对文学价值超越生死的思考。

作者介绍
高翥

高翥
朝代:宋   字:九万   号:菊磵(古同“涧”)   籍贯:余姚(今属浙江)   生辰:1170~1241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是江湖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猜你喜欢

绍兴以后时享二十五首.孝宗室用《大伦》

圣人之德,无加于孝。思皇孝宗,履行立教。

始终纯诚,非曰笑貌。于万斯年,是则是效。

(0)

孝宗明堂前朝献景灵宫八首·其八文舞退、武舞进用《正安》

象德之成,有奕其舞。一弛一张,进旅退旅。

嘒以管箫,和以镛鼓。神其乐康,永锡多祜。

(0)

孝宗明堂前朝献景灵宫八首·其二圣祖位用《乾安》

骏命有开,庆基无穷。祗率百辟,仰瞻睟容。

鼓钟斯和,黍稷斯丰。灵其居歆,福禄来崇。

(0)

上明达皇后册宝五首·其二酌献用《明安》

清宫有严,广乐在庭。钟鼓筦磬,九变既成。

缩茅以献,洁秬惟馨。灵游可想,来燕来宁。

(0)

春感

春光元自好,我却为春愁。

但见柳青眼,不知人白头。

一身浮似寄,百岁去如流。

赖有芳樽在,花前日醉游。

(0)

句·其五十四

遥想江南此时节,小梅黄熟子规啼。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