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木兰院僧诵苕二首·其一》
《赠木兰院僧诵苕二首·其一》全文
清 / 洪亮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相逢同著软红尘,谁认前身与后身。

我信西来本无佛,茅庵还坐苦吟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僧侣在世俗尘埃中相遇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僧侣身份的思考和对其生活状态的感慨。

首句“相逢同著软红尘”,以“软红尘”这一形象化的表达,生动地描绘了都市繁华而又浮躁的生活景象,暗示了诗人与僧侣在这样的环境中相遇。接着,“谁认前身与后身”一句,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探讨了个体生命前生与后世的联系,引人深思。

“我信西来本无佛”表明了诗人对于佛教信仰的一种态度,他相信西方传来的佛法其实并无实体存在,体现了对宗教信仰的理性思考。而“茅庵还坐苦吟人”则描绘了僧侣在简陋的茅庵中静坐吟诗的生活情景,突出了僧侣的清贫与专注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僧侣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现实社会的某种反思。诗中既有对佛教思想的探讨,也有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洪亮吉

洪亮吉
朝代:清   字:君直   号:北江   籍贯:阳湖(今江苏常州)   生辰:1746~1809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祖籍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猜你喜欢

偈颂七十八首·其六十八

寒岩异草,坐著成功。明月白云,步时分影。

幽洞不拘关锁意,纵横那涉两头人。

(0)

五位·其二

偏中正,海云依约神山顶。

归人鬓发白垂丝,羞对秦台寒照影。

(0)

和禅人发心丐开海田

檀度夤缘约远寻,利他方称出家心。

丐行端取丛林饱,耕缛不嫌泥水深。

地面丕平春种玉,波痕清浅月浮金。

栽田博饭吾家事,一段风规得老琛。

(0)

拟石牛与悟上人

阿牛纯热不鞭牵,卧向古源苍树边。

春谷玉田看去种,雪山香草饱来眠。

背头隆骨任丰载,鼻底流津大作川。

异路行行哮吼处,莫忘露地未萌前。

(0)

次韵端楞伽与生首座

缚茨枯坐九江东,镜像虚融方寸中。

舜若多身禅夜看,母陀罗臂用时通。

缘生谁兆有非有,寂照自知空不空。

道契观音斯善应,萧萧竹雨杂松风。

(0)

小师智宽与国清作丐请语

入廛一钵是生涯,来自寒山拾得家。

晓影玉钩萝户月,春丛黄粉蜜房华。

午炊佛土香传鼻,参饱云门饭打牙。

准拟神通何处借,净名居士住毗耶。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