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恺登庸比舜功,恤民爱物禹汤同。
九州四海涵恩泽,都在阳和化育中。
元恺登庸比舜功,恤民爱物禹汤同。
九州四海涵恩泽,都在阳和化育中。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太平圣德诗十章》中的第三章,主题为“安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如“元恺登庸比舜功,恤民爱物禹汤同”,将当朝君主与古代圣王相比,表达了对君主治理国家、爱护百姓的高度赞扬。接着,“九州四海涵恩泽,都在阳和化育中”一句,描绘了君主的恩泽遍及全国,如同春日的阳光温暖万物,形象地展现了君主仁政的效果。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比喻的手法,强调了君主在治国理政时应秉持的仁慈之心和对百姓福祉的关注,体现了儒家治国理念中的“仁政”思想。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于理想政治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贤明君主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