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针》
《咏针》全文
清 / 张廷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剧怜辛苦手中轻,一寸拈来一寸情。

磨到光时方有用,尖从刺后始无声。

偶凭投芥交原合,为想添花巧更生。

何事深闺停不语,鸳鸯绣出太分明。

(0)
鉴赏

这首《咏针》由清代诗人张廷寿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针这一日常用品的独特魅力与寓意。

首句“剧怜辛苦手中轻”开篇即以“怜”字点明对针的深情,尽管针在手中轻盈,却蕴含着制作者的辛勤与汗水。接下来,“一寸拈来一寸情”进一步强调了针与情感的紧密联系,每一寸的制作都倾注了制作者的心血和情感。

“磨到光时方有用,尖从刺后始无声”两句,形象地描述了针从粗糙到光滑、从锋利到柔和的过程,暗喻了事物的发展变化和内在价值的体现。针在使用前可能显得平凡甚至尖锐刺人,但经过打磨后,不仅变得实用,也更加温柔,体现了转化与升华的主题。

“偶凭投芥交原合,为想添花巧更生”则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针比作能够巧妙融合各种元素的工具,无论是处理细小的芥子还是增添生活的色彩,都能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和创造力。

最后,“何事深闺停不语,鸳鸯绣出太分明”一句,以深闺中的女子绣鸳鸯为背景,表达了对针在艺术创作中所扮演角色的赞美。绣出的鸳鸯图案过于清晰,似乎触动了女子内心深处的情感,使得她在针线间流露出的不仅仅是技艺的精湛,更是情感的细腻与丰富。

整体而言,《咏针》不仅赞美了针这一日常用品的实用价值和艺术魅力,还通过针的象征意义,探讨了劳动、创造、情感表达以及艺术与生活之间的深刻联系。

作者介绍

张廷寿
朝代:清

原名紫文,字少槎,号曼生,又号曼仙,元灏子,同治丙寅岁贡。著有独学庵诗草。少槎姑丈为月槎先生令子。悔余老人宅相才高学博,弱冠知名,有诗书画三绝之称,惟恃才傲物不谐于俗。惜中年以前诗作,散佚殆尽,友人陈季鸣竭力搜罗,得若干首为一集,并从燕侨斋偶存稿中得序一篇,冠之于首以待梓云。
猜你喜欢

舟中怀都门故人诗三十绝句·其十三

胸罗元象手挥旌,狼藉丹铅万轴横。

好为千秋揭蒙蔽,莫将门户竞虚名。

(0)

舟中怀都门故人诗三十绝句·其六

鹤俸难供换笔资,鸥波好古有奇痴。

自斟春瓮浮梁白,矮几藤阴校赝碑。

(0)

赠叶舍人名沣六章·其一

自古奇杰士,多生江汉间。

置君在今日,转若势孤孱。

对客休论剑,逃禅且闭关。

须知兰亩上,榛杞未全删。

(0)

秋日病中咏怀诗二十一章·其二十

饮化外生死,泯灭潜内神。

暗隅发天秀,枯夕生阳春。

灿然冠与笏,肃肃胪上真。

自顾毛羽生,疑非尘世人。

蓬莱挂古月,其魄大如轮。

中有捣药兔,变幻谁能驯?

(0)

秋日病中咏怀诗二十一章·其十

枯树不足怨,怨彼林间花。

自无傲霜姿,但媚朝山霞。

园夫恃能植,谓其贞可嘉。

翻置瓦盆菊,听使枝叶斜。

青山照篱角,日暮有孤鸦。

我思彭泽翁,傥来溪之涯。

(0)

八月初旬连日大风雨因述见闻作短歌纪灾得十章·其五

危墙百仞同摇扇,过顶飞砖递成片。

飞砖迸石石火飞,沟缝枯骇飞电。

东邻椽崩食愁灶,西邻壁穿卧愁盗。

东邻西邻还弗愁,不闻朱翁卖篾栖破楼。

全家压死湖桥头,骨肉狼藉无人收。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