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石平生性所耽,谢公延我到东南。
红莲幕下烦佳客,文脊山中访旧岩。
剪竹扫花寻鸟道,扪萝随衲问龙潭。
图经未尽幽潜事,待向仙家起玉函。
泉石平生性所耽,谢公延我到东南。
红莲幕下烦佳客,文脊山中访旧岩。
剪竹扫花寻鸟道,扪萝随衲问龙潭。
图经未尽幽潜事,待向仙家起玉函。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姚辟的《灵岩》,描绘了作者对山水自然的深深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泉石平生性所耽”表达了诗人一生钟爱泉石,对山水有着浓厚的情感。接下来,“谢公延我到东南”借用谢公(谢灵运)的典故,暗示自己被邀请来到这东南美景之地。
“红莲幕下烦佳客”写在红莲盛开的背景下,诗人接待了尊贵的客人,显得格外热情。而“文脊山中访旧岩”则转向了具体的游历,诗人深入山中探寻古老的岩石,寻找历史的痕迹。
“剪竹扫花寻鸟道,扪萝随衲问龙潭”两句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绘了诗人亲自探索山林小径,攀援藤萝,寻找神秘的龙潭,展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探索精神。
最后,“图经未尽幽潜事,待向仙家起玉函”表达了诗人对未知的期待,意指尚未穷尽这里的奇妙景致,他期待着能将这些经历记录下来,也许将来会以玉函的形式珍藏,留给后人欣赏。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