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到黄初扫地无,我辈乃欲窥唐虞。
崇崇笔冢遽如许,劫劫饥坑有是夫。
文到黄初扫地无,我辈乃欲窥唐虞。
崇崇笔冢遽如许,劫劫饥坑有是夫。
这首诗出自宋代员兴宗的《遣兴十首(其四)》,在诗中,作者以“文到黄初扫地无”开篇,表达了对古代文学成就的高度敬仰,认为到了黄初时期,文学的辉煌已经不复存在。接着,“我辈乃欲窥唐虞”,则流露出一种试图探寻和接近古代文明精髓的愿望。
“崇崇笔冢遽如许”,通过“笔冢”这一形象化的比喻,强调了古代文人对于创作的执着与投入,笔冢象征着文人积累的知识与经验,以及他们对文字艺术的不懈追求。“遽如许”则表达了这种追求的紧迫感和高度。
最后,“劫劫饥坑有是夫”一句,运用了“饥坑”这一隐喻,可能指的是历史的变迁、文化的断层或是社会的动荡,暗示了古代文学的辉煌与现代之间的巨大差距,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传承和延续古代文化精髓的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对古代文学成就的追慕,以及对现代文化现状的反思,体现了作者对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深刻思考。
运极金行谢,天资水德隆。
礼神鄜畤馆,布政未央宫。
诘旦备明祀,登歌荅茂功。
云轩临降久,星俎荐陈丰。
霭霭沈檀雾,铿锵环佩风。
荧煌升藻藉,肸蚃转珠栊。
尊祖咸韶备,贻孙书轨同。
京坻长有积,宗社享无穷。
橘柚南中暖,桑榆北地阴。
何言荣落异,因见别离心。
吾亦江乡子,思归梦寐深。
闻君去水宿,结思渺云林。
牵缀从浮事,迟回谢所钦。
东南行舫远,秋浦念猿吟。
一作江南守,江林三四春。
相鸣不及鸟,相乐喜关人。
日守朱丝直,年催华发新。
淮阳秪有卧,持此度芳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