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秋》
《感秋》全文
清 / 林旭   形式: 古风

清晨负手行,蟋蟀鸣我门。

因知秋气厉,感此流年悲。

病夫日掩户,一月不窥园。

颇闻梧桐树,飘叶聚其根。

岁寒皆黄落,而汝胡为先。

我将种长松,不与时推迁。

小庭数盆花,青青亦堪怜。

但觉凄清意,莫向西风前。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感秋》,是清代诗人林旭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清晨漫步时对秋日景象的感慨,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深沉思考。

首句“清晨负手行,蟋蟀鸣我门”,以清晨散步开始,通过听到门外的蟋蟀鸣叫,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寂寞的氛围。接着,“因知秋气厉,感此流年悲”两句,直接点明了季节的变化与时间的流逝,引发了诗人对岁月匆匆的感慨。

“病夫日掩户,一月不窥园”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病痛中的孤独生活状态,一个月未走出家门,连心爱的花园也未曾光顾,这种与外界隔绝的生活,更加重了他对时间流逝的哀愁。

“颇闻梧桐树,飘叶聚其根”描述了梧桐落叶的情景,梧桐树在秋天的寒风中落叶,象征着生命的衰败与终结。诗人不禁发问:“岁寒皆黄落,而汝胡为先?”为什么梧桐树要早早地落叶,似乎预示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最后,“我将种长松,不与时推迁”表达了诗人希望像长松一样,即使在严寒中也能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不随波逐流,不被时间所改变。同时,“小庭数盆花,青青亦堪怜”则以小庭中的几盆青花,虽生机勃勃却也令人怜悯,暗示了生命无论大小,都值得尊重与珍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对生命、时间与自然规律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林旭

林旭
朝代:清

(1875—1898)清福建侯官人,字暾谷,号晚翠。光绪十九年举人。任内阁中书。倡闽学会,又助康有为开保国会。百日维新间,与谭嗣同等四人以四品卿衔入军机,参与新政。政变起,被捕遇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有《晚翠轩诗集》。
猜你喜欢

郴口又赠二首·其一

山作剑攒江写镜,扁舟斗转疾于飞。

回头笑向张公子,终日思归此日归。

(0)

和杨师皋伤小姬英英

自从娇騃一相依,共见杨花七度飞。

玳瑁床空收枕席,琵琶弦断倚屏帏。

人间有梦何曾入,泉下无家岂是归。

坟上少啼留取泪,明年寒食更沾衣。

(0)

遣闷

江树深春色,村鸡薄晚声。

雨添青笠重,人减画船轻。

遣闷惟须睡,哦诗只强成。

独判连日雨,却惜半朝晴。

(0)

零陵

画图曾识零陵郡,今日方知画不如。

城郭恰临潇水上,山川犹是柳侯余。

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

欲买愚溪三亩地,手拈茅栋竟移居。

(0)

送友人

十载名兼利,人皆与命争。

青春留不住,白发自然生。

夜雨滴乡思,秋风从别情。

都门五十里,驰马逐鸡声。

(0)

庭前晚花开

西王母桃种我家,三千阳春始一花。

结实苦迟为人笑,攀折唧唧长咨嗟。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